◎薛化松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9)
江淮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繁盛,民俗文化植根于民間,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頑強的生命力和發展的延續性。江淮民俗文化的發展,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歷史發展的沉淀及民族特色的傳承。
在江淮地區民俗文化中,節日習俗的特征最為明顯,其既有傳統的特色,又有江淮地區獨特的文化風貌。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江淮地區在臘月二十就有了年味兒。打揚塵、洗碗碟、殺年豬、打豆腐、熬糖、置辦年貨,臘月二十三迎接祖宗回家;大年三十一早,晚輩便去給祖先上墳祭祖,上午家家戶戶開始張貼春聯。三十晚上12點,家家放鞭炮;年初一蒙蒙亮,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大家相互致敬去拜年。元宵節為農歷正月十五,也叫元夕夜,江淮地區元宵節燈會是一大特色,燈會的內容十分豐富,講究亮燈和開龍口。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人們要祭祖和掃墓。江淮地區是詩人屈原的故鄉,端午節比較隆重,會劃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在農歷八月十五迎來中秋節,俗稱八月節,人們賞月圓月。重陽節里,江淮地區人們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
江淮地區的農事習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長期的實踐中,先祖們對大自然的樸素認識和濃厚的感情聯系在一起。立春日迎春接福,上七日放樹汁,龍抬頭興塘滆,清明開耕,撒秧吃稻芽粑,開秧門插田,六月六吃新。
江淮地區的民居建筑物以磚木結構為主,講究宅基方向,在建房時都要請地羅先生架羅盤定門向。如果受地形所限、門向不吉,須將大門一側內移,直至對上吉向,這種風俗在如今鄉村中仍然實行。江淮地區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等大事需要擇良辰吉日,親友要送賀禮,屋主要大請賓客,亦為房屋吉祥、人丁興旺。居住習俗展示了江淮地區人們對于生活基礎的較高要求。
江淮地區民間注重禮尚往來,禮儀習俗的內容較多,賀婚禮、喪葬禮、祝壽禮、月子禮、建房入宅禮都是禮儀中的常見類型。民間結婚喪葬的紅白喜事禮儀和習俗仍然比較繁瑣。老人過六十大壽,一般送壽禮、壽桃、壽面、滋補品、衣服、生日蛋糕等。月子禮是孩子沒滿月之前送老母雞、雞蛋、面條、干豆角、孩子衣物等。建房住宅禮中親友要贈送紅綢子、煙酒之類的賀喜,祝有喬遷之喜的意思。
江淮地區的人生習俗,涵蓋人出生到死亡的眾多禮儀。誕生催生,娘家要備紅糖雞蛋送至婆家叫催生。嬰兒生下三天后,其父親準備紅雞蛋去丈人家報喜。送種米為第一胎嬰兒出生后,一般女孩9天,男孩12天,外婆家備紅糖雞蛋小米嬰兒衣物,收拾玩具等前來慶賀。喪葬習俗比較復雜,許多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老人臨終前大都將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壽衣,死者的兒子兒媳,女兒孫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死后第3天送盤纏做財口,家人備香燭紙錢。每年農歷正月初五為送瘟神日,初七為送火神。
江淮地區擁有許多著名的風景名勝,應不斷推進江淮地區民俗文化與旅游行業的融合。一些具有標志性的民俗地標可以與旅游行業充分融合,構建起江淮地區特有的民俗風情。例如貴池的杏花村,自古文明。杜牧的《清明》詩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桃杏朱朱,絨花簇簇。杏花村的美好景觀為旅游開發提供了深厚的基礎環境。銅陵市東北部的天井湖,七山環一湖,山水俊秀,為文人墨客陶醉。湖由天井得名,園內五松山、大小木魚山、石家店等7座山組成,登高望遠,樓閣翠然。銅陵的鳳凰山,丹桂飄香,濺玉飛珠,合歡相思,鳳凰棲息。千年古剎廣濟寺,店內有20米高的彌勒,百里信徒前來燒香拜佛。
江淮地區運用民俗風尚實現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新時期的民俗文化生活。春天和初夏賞花踏春,親子郊游,民俗文化節,賞花節美食節等假期活動如約開展。大量游客前往鄉村,民宿農家樂消費增加,帶動鄉村經濟振興發展。例如每年五月江淮丘陵桑葚熟了,江淮地區開始實施肥西蠶桑文化旅游節。舉辦蠶桑集市,薈萃了當地的桑葉茶、蠶絲被、桑蠶餅、絲綢服裝等。皖北蒙城以文化活動模式對鄉村實行提檔升級,開展五朵金花文化活動。舞獅、舞龍、劃漢船在節目中大展身手。蒙城舉辦桃花節、梨花節、櫻花節。江淮地區建設生態文化的新生活,推進農業深度發展,實現共享經濟,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江淮地區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文化與地方鄉土文化的結合,增強了文明實踐的吸引力。江淮地區在新時期文化發展中,要注重品牌建設和文化的傳承,各個地區都要發揮公共服務資源的作用,整合各方平臺和資源;要實現各個領域的渠道建設,實現各個活動的規范化建設,實現鄉村文化品牌建設的協同運行。例如巢湖市倡導新民俗,吸引大量的游客參與,形成全域共享民俗文化發展的狀態。同時,深化文化惠民內涵,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發揚江淮書風,立足于現實,建立品牌優秀鄉土文化,增強江淮地區的文化吸引力。
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文化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當地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風貌。民俗文化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新時代新形勢下,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已成為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