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召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24)
微博的出現,給很多喜歡文學寫作卻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才華的空間,很多人喜歡將偶爾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發表在自己的微博當中。微博的優勢是信息傳播速度快、門檻低、應用便捷,并且能及時得到反饋、產生交流。這樣的環境能給文學寫作提供一種新的思路,一些微小說由此產生。不可否認,微博的出現對文學寫作和文學接受產生的影響較大,已經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
微博猶如“雙面膠”,一面粘貼著不專業的寫作內容,另一面卻給人們提供了展示文學才華的空間。有些人的微博,是一廂情愿的發泄,但卻會引來有心人的關注,或鼓勵、或諷刺,有真情流露也有惡語相向。總之,微博對文學寫作的影響無法從單一角度去評價,只能多角度看待利弊、維持自己的判斷標準。
傳統意義的文學寫作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需要作者熱愛文學,有足夠的文學知識儲備,懷揣著理想展開文學創作;之后,還要經歷審稿、發表等步驟,很多文學寫作內容耗時耗力,卻找不到發表的機會,就此石沉大海。然而微博的出現卻徹底顛覆了這種文學寫作模式,將文學寫作的門檻降到了最低,只要會使用手機、電腦,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自己的所謂文學寫作。這種模式利弊同行,既能給有才華、有創作夢想的人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空間,讓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在世人面前;同時也會產量很多庸俗的文字,降低文學寫作的質量。
通俗地說,一個人只要會說話就可以寫小說,將自己的經歷,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就可以發表到微博當中,被很多人看見并且回復,這是新時代的一種言論體現方式,更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文學寫作的門檻,在微博的世界中幾近消失,成全了“草根”寫作者,為文學寫作灌注新的力量;同時降低了文學寫作的品質,讓很多粗淺的文字混雜其中。這對文學寫作來說是幸或不幸,只能讓時間去驗證;或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評說。
微博中有很多文學寫作作品,是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而來。這些作品或者在原著基礎上進行文字改動,使其通俗化;或者改變原著的故事情節;還有一些只保留原有的人物,進行大幅度改動,這種文體形式被稱為“改寫與戲仿”。目前,微博中比較成功的改寫與戲仿,并不僅僅是拼湊粘貼,而是在嘲諷、隱喻社會上的一些事件或人物,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這一點有很多中外文學大師作出過具體的評述。
改寫與戲仿,是將原著的難度降低,以便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它和原著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兩者在共存的過程中會發展碰撞和沖突,最后中和,獲得新的“藝術公式”,讓人們享受到新的情感體驗。因此,優質的改與戲仿是微博出現后衍生出的文體形式,影響了文學寫作的發展方向。
網絡上關于微小說的定義是:發表于微博上的微型小說,它是微博對文學寫作影響的另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最初是網友在自己的微博中自由創作,連續更新,后來才逐漸獲得認可,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學寫作形式。微小說篇幅短小,語言簡潔明朗,結局卻能讓網友意想不到。這種寫作手法一出現就深受網友的喜愛,而且作者經常在網絡上與讀者產生互動,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因此小說的故事情節有時會根據讀者的需要發生改變,這種形式更能吸引讀者的關注。微小說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源于日本的超微小說,這些作品題材新穎,感情飽滿,在翻譯成中文后更兼具了中國特色,讓中國讀者欲罷不能。
中國為支持本土微小說的發展,曾多次舉辦微小說大賽,這一舉措徹底激發了中國文學愛好者的寫作欲望,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在網上瘋狂轉載,全面的寫作熱情空前高漲。目前很多微小說粉絲眾多,在拍成影視作品后更是吸引了無數原著粉的支持,這種全新的文學寫作形式目前已經成為微博時代的驕傲。目前網絡微小說的作者涉及到社會上的各種行業,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闡述著我們身邊的故事,加上文學創作藝術,深受讀者喜愛,更拓寬了文學寫作的題材和思路,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文學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學閱讀、文學欣賞,以及文學批評、文學研究等。微博的出現改變了文學接受的模式,從文學閱讀的角度可以看出微博對文學接受產生的影響。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已經失去了長篇閱讀的耐心。一段文字,最多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想了解中心思想,這樣更符合現代人文學接受的習慣。目前微博中的信息更新特別快,因此很少有人會執著的關注長篇幅的寫作,大家觀看微博多以娛樂消遣為目的,比較隨意,思維也是跳躍式的。所以目前的文學寫作形式多向短小精悍的方向發展,以吸引更多讀者。
在微博當中,粉絲比較關注的內容是詼諧幽默的娛樂類信息,搞笑段子是最受歡迎的文學寫作形式。即便有人喜歡閱讀小說,也是題材新穎,內容輕松愉悅的文學作品。寫實和煽情的文學題材越來越不受歡迎;微博已經改變了人們文學接受的內容和形式。因此為了迎合粉絲需求,文學作品“宜喜不宜悲”。
“口味”一詞,原本是在飲食文化中經常出現的字眼,但是現在詞義已經延伸到很多方面,因此本文將用重口味來解釋微博給文學接受帶來的影響。目前很多網站的內容多以刺激的文字和低俗的圖片吸引讀者的注意,以便獲得更多的流量關注,這種狀態對于文學寫作而言并不是好的現象。為了獲得流量就改變寫作的初衷,降低寫作的品質,這終究不是長遠發展的趨勢。在追求更多關注的同時,也應兼顧到文學作品的質量,雖然在執行過程中很難,個人若要堅持初心更加困難,但是為了保持文學寫作的純潔性,各方面仍需作出努力,改變文學接受重口味的現狀。
由上可見,微博并沒有純粹的文學屬性。很多人在微博上發表的文學寫作,內容和質量都不符合文學創作的要求。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文學寫作往往帶有強烈的娛樂色彩,更多的是為了博得關注,吸引他人的眼球。最重要的是,微博有字符的限制,很多哲理性的內容得不到深刻闡述,所以只能算是一段人生感悟。
微博對文學寫作和文學接受的影響結果,沒有人能夠預知。有人說微博會讓文學逐步消失,但是很多人正享受著微博帶來的便捷、信息的快速傳播、沒有門檻的文學創作空間,這讓很多人受益。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合理利用資源,保持自己做人的底線,用公正、客觀的態度評價事物,這種影響也許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