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農業學校,云南曲靖 65500)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法制觀念逐漸增強,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于法律的需求越來越多。中職院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法律專業人才,促進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公平公正。但是,我國中職法律專業教學通常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使得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模擬法庭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改善中職法律教學中操作能力不足的教學現狀。通過模擬法庭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將教材中學到的法律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當中,在法庭審判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法律實際操作能力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有效提高中職法律教學的質量。
模擬法庭雖然不是真實法庭但是其具有逼真性、直觀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模擬法庭顧名思義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庭,但是卻是在法律教學中依照真實法庭高度模仿建立的。模擬法庭具有逼真性的特點是因為其硬件設施完全按照真正的法庭建立,真實法庭中具備的審判設施在模擬法庭里都進行了相應的設置,另外模擬法庭在審判的過程中也是完全按照真實法庭的流程進行,使得整個模擬法庭具有很強的逼真性。
通過模擬法庭能夠將書面化的法律知識通過法庭審判過程立體化地展現出來,學生在模擬法庭中也可以將在法律教材中學到的各種法律理論知識和法律條文在訴訟的過程中展現出來。通過模擬法庭的教學方式能夠將抽象的法律知識直觀地表達出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模擬法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具備實踐性,因為模擬法庭高度模仿真實法庭,學生在模擬法庭當中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能夠在法庭上有更好的發揮,學生就會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準備法庭審判過程中各個環節需要材料和法律文書,案件的開庭審理及宣判等環節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因此,模擬法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法律條文的理解,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法律專業課程大多數比較枯燥,法律條文也生澀難懂,學生學習法律知識難免會覺得單調乏味,難于理解和記憶。模擬法庭的教學方法能夠將死板的法律知識用鮮活的案例展現出來,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模擬法庭既能夠“學法”還能夠“說法”和“演法”,通過生動的實例能夠將生硬的法律條文靈活應用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學生在應用法律知識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專業上的不足,積極主動地去彌補缺乏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模擬法庭是對真實法庭的高度模仿,學生在模擬法庭能夠像在真實的法庭當中一樣扮演各種訴訟的角色。學生在模擬法庭當中能夠體驗法官、原告、被告、律師以及檢察官等一系列角色。為了更好地完成模擬法庭的學習任務,學生還要查閱大量與案件有關的資料,對案情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向法庭提供陳述材料。可見,模擬法庭為中職學生提供了一個“實戰演習”的平臺,學生在模擬法庭各個實戰環節的訓練下,就能夠積累一定的實物操作經驗,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生通過在模擬法庭的實踐和演習,就能夠充分了解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的各個程序,學會從浩如煙海的法律條文中尋找與案件緊密相關的法律條文與自己的思考相結合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利用法律知識進行佐證。在法庭陳述和辯論環節學生不僅要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還要細心尋找對方在陳述和辯論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模擬法庭能夠鍛煉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經過在模擬法庭的實際操作演練,學生的法律實務操作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雖然中職法律教學應用模擬法庭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大部分中職院校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模擬法庭教學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具體來說,中職法律模擬法庭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要想讓模擬法庭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做好充分的庭前準備工作。只有各個環節都準備充分,學生在模擬法庭上才能夠隨機應變,實現自我價值。但是,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在模擬法庭教學課上將教學重心都放在模擬庭審環節上,而對于庭前準備的環節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缺乏教師的督促和指導,學生在庭前準備環節對案卷的分析整理不到位,對證據的采集和法律文書的寫作都敷衍了事,使得整個庭前準備環節都不夠仔細和認真,必然影響整個模擬庭審的效果。學生沒有做好庭前準備工作,在法庭舉證、質證以及辯論的過程中就會缺乏有力的證據和有價值的陳述,導致整個庭審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模擬法庭教學的巨大作用。另外,學生在庭前準備工作中敷衍了事就失去了鍛煉自己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機會,再加上準備不夠充分,對庭審詳細情況不夠了解,就容易在庭審過程中言行失當、錯誤百出,讓整個模擬法庭失去應有的莊嚴和肅穆之感,極大地影響了模擬法庭的教學效果。
模擬法庭雖然已經成為各個院校法律專業重要的教學方式,但是目前很少有針對模擬法庭的教材及教學案例。個別院校雖然有一些審判腳本,但是已經與當前的形勢發展不相適應,存在明顯的滯后性,這樣的案例很難吸引學生對模擬法庭的興趣。當前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模擬法庭案例選取上要么從網絡上搜集整理案例,要么選用司法機關推薦的案例。教師在選取案例時沒有進行系統的梳理,導致選取的案例缺乏新穎性和爭議性,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激烈的法庭辯論。特別是一些教師在選取案例時本身就具有明顯的傾向性,這樣的案例無法激發學生的鉆研興趣,應用于模擬法庭就會草草收場,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
很多中職院校在法律教學中使用模擬法庭教學時常常出現舍本逐末的現象,為了讓整個庭審過程看起來更加流暢,教師安排學生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劇本“表演”整個庭審過程。這樣的模擬法庭雖然陳述、質證以及辯論過程都看似完美,但是實際上卻對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很小。模擬法庭不應當成為“話劇表演”,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對法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充分發揮模擬法庭的巨大作用,避免模擬法庭教學流于形式,背離了課程設置的初衷。
教師要充分發揮模擬法庭的實用功能,培養學生的法律實物操作能力,提高法律課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模擬法庭教學庭前準備工作能夠培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取知識,通過團隊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收集證據、閱卷分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庭前準備工作無論是在真實法庭還是模擬法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只有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提高模擬法庭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適當地指導學生進行庭前準備工作。先為學生提供真實法庭庭審的視頻,讓學生近距離觀摩司法實踐活動,對庭審過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了解庭審過程中需要準備各種法律文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分析了解案情,教師對學生法律條文的使用以及起訴書的書寫等進行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做好庭前準備工作。
案例選取是模擬法庭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簡單明了的案件只會讓模擬法庭教學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精心選擇模擬案例,保證案例具備一定的新穎性和爭議性,能夠反映社會問題,具備理論研究價值。這樣的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研究和探索的興趣,學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分析案情,通過模擬法庭的舉證、質證以及法庭辯論提高對法律知識的應用能力。對于這些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例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讓學生通過法律視角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維護司法的公正公平。
模擬法庭的庭審環節是模擬法庭教學的核心部分,教師要指導學生嚴格按照正規的庭審程序對法庭訴訟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模擬,讓學生全面進入“實戰演習”的狀態。但是,教師要避免模擬法庭教學“表演”成分過重,要在模擬法庭教學中適當的滲透實體教學。比如,案件審理過程中僅僅提供各種證據材料,而不是學生提前準備的結論性的法律文書。讓學生根據證據材料提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另外,對于各種突發情況也應當由學生自己處理,教師要尊重法庭,只能旁聽,不能干涉庭審正常進行。
綜上所述,模擬法庭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法學思維,鍛煉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已經成為眾多法律院校法學實踐課程的必修課。中職院校要正視模擬法庭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斷改進和完善模擬法庭教學,發揮模擬法庭教學的巨大作用,提高學生的法律實務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