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靜
今年是鼠年,本期《幼兒畫報》也給我們帶來了小老鼠一家的故事——《糖房子》。故事的文字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野軍先生,野軍先生擅長取材于生活,又將生活中兒童成長的現象通過藝術的創作升華成生動的、富有靈氣的兒童故事。《糖房子》的繪本故事,在畫面和故事情節上都充滿了童話般的夢幻感,仔細閱讀,你也會發現故事流露出的對于育兒的警示道理。
鼠爸、鼠媽和鼠娃一家三口住在墻角的洞中。鼠爸和鼠媽十分寵溺自己的孩子,對鼠娃是有求必應。看!畫面中鼠娃懶散地窩在沙發里看書、玩耍,她餓了,只要大聲嚷嚷:“爸呀,媽呀!我餓呀”,鼠媽就端著飯碗把飯一口一口地喂進鼠娃的嘴巴里。鼠爸也趕緊端來洗好的水果,準備喂給鼠娃。鼠娃躺在床上,裹著被子,她還是覺得冷,就大聲嚷嚷:“爸呀,媽呀!我冷呀!”鼠爸鼠媽就趕緊找來布料給鼠娃縫制一件厚厚的新衣服。
吃得飽、穿得暖并不能滿足鼠娃的需求,她又嚷嚷著要換個新房子。鼠娃的家雖然不算富麗堂皇,卻也溫馨舒適,可鼠娃還是要嚷嚷著:“爸呀,媽呀!咱家的房子太舊了,我要住新房!”她全然不顧爸爸媽媽的能力和感受。而鼠爸、鼠媽對鼠娃的寵溺幾乎已經到了極致,不僅沒有指責鼠娃的任性胡為,還為了滿足鼠娃的要求冒著生命危險半夜里跑出去尋找新房子,并最終為鼠娃找到了一座漂亮的糖房子。
糖房子充斥著滿滿的浪漫氣息,它不僅擁有著漂亮的外觀,還擁有著齊全的設備,而這一切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糖果制成的,簡直是孩子的天堂。鼠爸、鼠媽費勁力氣把糖房子搬回家,還沒等進家門,鼠娃便一頭鉆進糖房子里。鼠洞太小,無論鼠爸鼠媽怎么搬,糖房子都搬不進去。可天快亮了,對于老鼠們來說這意味著危險的到來。鼠爸鼠媽勸鼠娃從糖房子里出來,已經被糖房子迷住的鼠娃根本聽不進去,自以為是地認為只要把糖房子的門窗關緊,危險就無法靠近。鼠爸鼠媽沒辦法只能留鼠娃在糖房子里,自己先回了家。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寵溺下成長的鼠娃懶惰、蠻橫、自私、貪婪……在她的認知中,她便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像爸爸媽媽一樣服務于她,或者爸爸媽媽可以為她搞定一切。在這樣的認知中,缺乏對危險的預判、對危機的應對能力的她必然會在危險到來時狠狠地摔一個大跟頭。而沉浸在糖房子里的鼠娃還全然不知此時此刻危險已經在來的路上。鼠娃悠閑地躺在糖床上看著糖電視、吃著糖葡萄和糖西瓜,然后美美地睡著了……
太陽出來了,很快便曬化了糖房子,嘩啦一聲,糖房子倒了,鼠娃在一片黏糊糊的糖漿中驚醒,錯愕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只能又嚷嚷著:“爸呀,媽呀!你們快來呀!”大聲地向爸爸媽媽求救,邊叫邊爬。危險可不會輕易地放過任何一個人,糖漿緊緊地黏住了鼠娃的尾巴,又在此時墻頭上來了一只老花貓,“喵——嗚”一聲嚇得鼠娃掙斷了尾巴往家逃。
仔細想想,“糖房子”是只出現在童話故事里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育兒的過程中,“糖房子”隨處可見。那便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寵溺。每一種寵溺的行為都是在為“糖房子”添磚加瓦,在這座即將毀掉孩子的“糖房子”里,看似孩子在甜蜜有愛的環境中長大,事實上他們卻被“甜毒品”澆灌著,養成了像故事中鼠娃一樣的性格。試想這樣的性格,在孩子成人之后,步入社會需要獨立生存時,帶給他們的會是什么呢?
繪本故事《糖房子》的結尾更是意味深長——鼠娃逃回家后,鼠爸鼠媽很是心疼,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鼠娃的遭遇和他們的寵溺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還慶幸著鼠娃沒有被老貓抓走算是走運,為了安慰鼠娃還要再給鼠娃再找一座新房子。對孩子的寵溺往往不是孩子的問題,卻給孩子帶來了問題,《糖房子》的故事在告訴孩子不要恃寵而驕、要勤勞獨立的同時,更多的也是在告誡家長,請停止讓寵溺毀掉孩子的一生。
親愛的家長們,看完以上解讀,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自家寶貝充滿想象力的趣事要跟我們分享呢?那就請將你們的故事發給欄目組吧。我們將會在下期欄目里分享給所有的家長,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欄目熱線:0551-62608785
QQ:87689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