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的10大追問》一文,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如下問題進行了分析:課堂追求的是學生的“表現”還是“思維”,學習看重的是“輸入”還是“產出”,教學改革策略偏重的是“組合”還是“顛覆”,學生在課堂上是重“展示”還是“反饋”,教學改革偏愛的是“模式”還是“要素”,教師的問題設計重在“解惑”還是“激辯”,教師的教學活動注重“分散”還是“整體”,教學評價重于“外在”還是“嵌入”,導學案的使用是“揚棄”還是“拋棄”,小組學習的指導應該“粗放”還是“精細”。通過辨析來理清思路,辨明方向,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從表層走向深入。
雖然該文立論于普通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但所提出的問題是共性的:改革后的課堂面貌以“小組合作”與“學生展示”為特征,創生了不少“方法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死氣沉沉的局面。看似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卻仍然沒有解決學生學習不投入的問題——參與討論展示的永遠是幾個優等生,大部分學生依然是課堂的旁觀者。許多課堂過于追求“表現”,學生展示時精彩紛呈,但展示的內容卻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更缺乏思維層面的深度發掘。這樣的課堂僅僅是表面繁榮,熱鬧過后學生收獲不多。
回到職校課堂,目前對于教學改革大家都有共識:課堂教學必須要改,而且要深度思考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如何評判改革成效、如何從表面改推進到深入改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具體工作中應該如何實踐、操作?作為不同類型的教育,“10大追問”在職校課堂上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的,如何解決?職業教育的“教書育人”如何在教學中體現且如何體現出類型特色?把這些問題思考好、回答好、解決好,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一定會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