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青少年階段是個體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的未來”等問題,渴望發掘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這些問題常常在父母和老師那邊得不到答案,而公眾人物、明星的形象往往符合他們的期待和追求。偶像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實現自我認同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偶像崇拜,青少年可以彌補自己現實中的缺陷。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同伴的壓力和影響。追星是青少年的一種放松方式,適當的追星可以幫助青少年緩解人際壓力和學習壓力。
本課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將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內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
教師:同學們,請大家根據提示猜明星。第一位,男明星,十三歲出道,被大家稱為“四字弟弟”。
學生:易烊千璽。教師:答對了。你還了解他的其他情況嗎?
學生:書法水平高;參演電視劇;2019 年出席聯合國青年論壇,全程英文演講。
教師:第二位,女明星,來自新疆。
學生:迪麗熱巴。
教師:你還了解她的其他情況嗎?
學生:跳舞好;演技好;聲音甜美。
教師:看來同學們的“星知識”很豐富。今天課的主題就是“追星逐月時尚潮”。
設計意圖:通過“明星猜猜猜”引出主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幫助教師初步了解學情。
PPT 展示:請將自己喜歡的明星的名字寫在學案上。你喜歡這個明星的原因是什么?你通過哪些方式或途徑追星?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影響?如果你對明星關注較少,那就談談你身邊的人是如何追星的?他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
學生1:我的偶像是王俊凱。他帥氣、努力、舞跳得好。我會關注他的微博,看他的作品,買海報。我會在學習累的時候看他的作品或消息,這樣可以放松心情。但是,有時候花的時間比較多,家長會批評我。
教師:在追星的過程中你發現了王俊凱努力、刻苦等優秀品質。你的時間管理能力弱,所以家長不贊同。現在,你能否重新評價爸爸媽媽對你的意見?
學生1:我確實花的時間太多,影響學習了。
教師:非常好!希望你在學習上像你的偶像一樣努力、刻苦。其他同學如果在追星過程中也有困擾,或許也需要理性思考一番。下面,請一位平時較少關注明星的同學分享自己的觀察。
學生2:我不喜歡追星。我身邊的同學會買一些明星代言的產品,課間討論比較多,我覺得太浪費時間。我還聽說有的粉絲為了追星離家出走或者逼家長給自己買很貴的東西。
教師:這位同學觀察到了一些不理性的追星行為。明星身上確實有許多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追星可以排解壓力、陶冶情操,也會引發親子矛盾、同伴矛盾。另外,同學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偶像。我們要理性追星、文明追星。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幫助學生初步審視自己的追星行為,強調理性追星的重要性。
教師:有研究發現,青少年追星主要源于以下幾種心理:光環效應,即認為“漂亮、有魅力、瀟灑的人各個方面都好”的心理;從眾心理,把偶像崇拜看成一種時尚,覺得這樣才能和周圍的同學融為一體;炫耀心理,為了顯示自己的氣質、見識高人一等,把自己崇拜的偶像當作炫耀的工具,以獲得心理的滿足。
根據這個研究,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追星出發點是什么?
學生1:我追星是因為他的舞跳得特別好,是光環效應。
學生2:我是從眾心理,因為我的好朋友都喜歡談論這個明星的話題,所以我也就開始留意這個明星的情況了。
教師:如果追星僅僅是因為明星某一方面的美好,而不是建立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或者是因為害怕落伍而人云亦云,或者是為了炫耀,那么這樣的追星是盲目和不成熟的,可能會讓你失望。你聽過明星人設坍塌事件嗎?
學生1:王源吸煙。
學生2:翟天臨論文造假。
學生3:范冰冰偷稅漏稅。
教師:因此,我們應當全面正確地認識明星。
設計意圖:介紹相關心理學知識,讓學生更深層次地分析自己追星的原因,進一步分析自己的追星行為是否理性。
教師:其實,每個領域都有明星。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給的提示,再來猜猜明星。第一位,男明星,網友稱其為“90 后”、“魔稻祖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學生1:袁隆平。
教師:看來你很了解袁隆平。
學生1:他是“雜交水稻之父”。網友稱他為“90后”是因為他已經90歲高齡了。目前,他依然奮斗在科研第一線,嘗試在鹽堿地上種水稻。他不斷創新、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他是我的偶像。
教師:祝賀你擁有自己的偶像。我們再來猜一位女明星。她書寫、傳承和發揚了團結協作、永不言棄的精神,被大家稱為“鐵榔頭”。
學生2:她是郎平,帶領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輝煌戰績奪得女排世界杯冠軍。團結協作、永不言棄就是女排精神。每次遇到困難想退縮的時候,我都會用女排精神激勵自己。
教師:這就是偶像的力量。偶像就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寄托著我們的夢想,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偶像,他們可能是影視明星、科學巨星、體育明星、文學名家、軍事將領、政治偉人等。請同學們將你們的偶像寫在學案上。
設計意圖:本環節幫助學生拓寬偶像的范圍,讓學生在更大范圍內尋找自己的偶像。
教師:同學們,為什么我們會崇拜不同的偶像呢?讓我們從外貌、穿著、個性特點、特長能力和成就貢獻五個方面來分析自己的偶像和理想中的自己的差異以及共同點。
學生:我理想中的自己是外表干凈清爽,個子高一點,身材好一點,穿衣打扮上有自己的風格,個性獨立,幽默風趣,跳舞好,能獲一些獎,小有名氣。我的偶像帥氣陽光,穿著時尚有特點,個性溫順親和,擅長跳舞和唱歌,他挺有名氣的。
教師:謝謝分享。偶像是我們最期待的、理想中的自己的樣子。我們要學會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讓他們成為我們實現理想自我的領航人。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將學生崇拜的偶像與自我進行聯結,幫助學生建立自我同一性,升華本課主題。
本課深受學生歡迎。只是在今后授課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通過學生的發言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追星時比較理性,并能學習明星的優秀品質,所以今后在講授“自我報告”時可以少花一點時間。
其次,“群星璀璨”這部分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需要提前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上課時可以采取組內分享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講述不同領域的杰出人物。
最后,“偶像分析”這部分的內容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可以用舉例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偶像對于青少年成長的深層意義。
本節心理課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用學生熟悉的明星導入本課,讓他們快速投入課堂。課堂活動圍繞教學目標層次分明地開展,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另外,本課也體現了較強的教育性,通過展示不理性的追星案例,教育學生要理性、文明追星。
本課的亮點是課堂設計充分考慮學情,有的學生盲目追星,有的學生較少關注影視明星,有的學生有偶像,有的學生沒有偶像。這節課分層引導學生重新看待追星行為,重新審視偶像的意義,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