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電廠是我國主要的電力供應機構之一,維持火電廠日常運轉的能源主要為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耗量較大,運營成本較高。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工作人員要樹立長遠發展目光,積極響應我國政府號召,引進節能降耗技術,優化火電廠集控系統運行機制,提高能源利用率,以此實現技術改革目的,提高火電廠的運行有效性。本文簡要分析了火電廠集控運行核心技術,對基于核心技術的節能降耗措施實施路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火電廠;集控運行系統;節能降耗;具體措施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先進技術與設備被運用于火電廠運行系統中,大大提升了火電廠運行效率。近兩年,我國各地區火電廠紛紛引進集控運行系統,其目的在于提升運行效率,但是這一系統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較大,不利于實現“綠色發展”目標。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工作人員深入分析火電廠集控運行系統的核心技術,優化集控運行系統,調整系統各部門細節參數,優化設計汽輪機參數,有效提升運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節能降耗的技改目標,為我國火電廠在現代社會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1]。
一、火電廠集控運行核心技術分析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火電廠將集控運行系統作為主要環節,構建集控管理模式,靈活利用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技術與調度技術,有機融合,形成集控運行機制。這一技術具有綜合性能強、實用性顯著的特點,其涉及到數據信息的核心技術,具備一定的運行條件,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發電機組疾控運行系統。
疾控運行系統中的核心技術就是將多種電子技術相融合的綜合性技術,能夠有效控制電廠運行過程,全面掌握火電廠的運行管理,有效提高火電廠運行管理效率,實現針對火力發電的全過程控制。這種技術不僅實現了疾控運行系統中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功能,還可以通過調動優化系統運行機制,監督火電廠設備運行狀態,實現火電廠運行的自動化發展[2]。
要想有效發揮集控技術,構建優質高效的集控運行系統,建議工作人員把握住核心技術,具備穩定電源、集控發電機組的接地裝置、總控工作室等,從而發揮集控運行技術的最優性能。在火電廠的運行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想通過技術優化節能降耗,首先就要保證運行技術的穩定性,比如:在安裝時設置接地裝置、抗干擾屏蔽裝置等;合理布置電子信號及電路設備,有效避免外界的不良干擾,維護系統運行穩定,以此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基于核心技術的節能降耗措施實施路徑
(一)調整鍋爐燃料強度
要想實現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目標,建議工作人員要認識到鍋爐燃燒燃料強度的重要作用,適當加大強度讓燃料充分燃燒,釋放更多的熱量,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調整鍋爐系統,促使燃料充分燃燒;工作人員可以適當增加鍋爐的風量配比,保證將過剩空氣系統控制在合理標準范圍之內。在鍋爐的運行過程中,負荷越大,工作人員就要加強風量,輸入更多燃料,保證風量高于燃料量。在負荷逐漸減少的階段,工作人員可以適當減少燃料的輸入,之后減少風量,促使風量與燃料量慢慢均衡。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整,促使鍋爐系統充分燃燒,有效改善熱量損失的情況,提高單位數量的能源利用率,控制發電廠的運行成本,實現節能目的[3]。
(二) 控制再熱器水量
要想實現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目標,建議工作人員控制再熱器內部水量,嚴格控制水體溫度。再熱器是火電廠集控發電機組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降低再熱器內部水量,能夠有效提高機組熱效率,降低單位生產量之下的能源消耗量,實現降耗的目的。在實際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需求,通過初壓、提高初溫、降低鍋爐系統內部壓力等多種方法實現再熱器的溫度調節;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再熱器噴水”的方式,調整再熱器溫度,避免出現熱量冗余的情況,提高火電廠運行有效性[4]。
(三) 優化汽輪機參數設計
要想實現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目標,建議工作人員要重點優化汽輪機系統,優化設計汽輪機參數,實現節能降耗目的,提高火電廠運行效率,促進火電廠的良性運行。一方面,工作人員可以適當降低汽輪機系統的凝汽器背壓參數,要嚴格檢查汽輪機系統的嚴密性,在水循環系統設置節能措施,若循環水溫度高于26℃,則可以同時啟動三臺系統進行運行,若循環水溫度小于26℃,則需要確定機組負荷大于700MW才開始啟動第三臺循環系統,若機組負荷低于700MW,則需要分析是否處于低谷時期,暫定第三臺循環系統。之后,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汽輪機凝汽器的井水位參數數值,調試凝汽器,優化設計參數,保證運行數值在6300mm左右,實現汽輪機凝汽器的優化。另一方面,建議要優化設計給水溫度數值;給水溫度數值是一項重要數據,是優化汽輪機系統的重要元素,工作人員可以適當調整抽氣量,以此控制鍋爐內的給水溫度,有效降低火電廠的運行能源消耗量,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實現火電廠的節能降耗技改目標。
(四) 調整集散運行控制技術模式
要想實現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目標,建議工作人員要集中調整集散運行控制技術模式,把握集散運行關鍵技術。在實際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認識到集散控制模式的特殊性,分析分散控制、分層控制與通訊綜合控制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工作人員可以調整系統結構,形成綜合控制模式,利用計算機技術優勢,實現多借口并線運行,為綜合管理火電廠運行過程提供準確數據支持;之后,工作人員可以結合數據資料,調整主汽壓力系統結構,嚴格控制生產車間的煤粉量,優化發電環境,保證系統運行穩定,充分發揮能源發電效率,實現對生產成本的控制,凸顯節能降耗理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火電廠運行機制中,疾控運行系統為核心部分,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能夠有效保障電力生產效率,強化電力運營安全性。考慮到目前一些疾控運行系統耗能較大的現實問題,建議工作人員進一步優化核心技術,調整鍋爐燃料強度,合理控制再熱器水量,科學設計汽輪機參數,改善集散運行控制技術模式,從而提高火電廠整體服務能力與運行效率,實現降耗目標,為地區人民提供優質電力服務。
參考文獻:
[1] 梁雨春. 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措施分析[J]. 電力系統裝備, 2020, 000(005):101-102.
[2]胡為杰. 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對策[J]. 低碳世界, 2020, v.10;No.200(02):78-79.
[3] 秦曉彬. 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措施分析[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20(8).
[4] 張海明. 火電廠集控運行節能降耗對策[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20(8).
(作者單位:神華國華永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簡介;李書慧(1987.3.29),性別:男;籍貫:內蒙古準格爾旗;民族:漢;學歷:本科、學士;職稱:助力工程師;研究方向:火電廠集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