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必華


摘要:建筑防水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雨水等滲透到建筑內部或者重要的結構位置,減輕給建筑結構安全帶來的威脅。當前常見的防水工藝基本被應用在屋面、地下室方面,為了確保其應用效果,就必須進一步明確相應的工藝要求,加強質量控制。
關鍵詞:防水工程;工藝要求;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building waterproofing is to prevent rainwater from penetrating into the building or important structural locations, and to reduce the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current common waterproof technology is basically applied to roofs and basements. In order to ensur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requirements and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waterproof engineering; process requirements; quality control
建筑防水工程具有極強系統性,涉及防水材料選擇、防水設計和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在這之中不僅要選擇高性能的防水材料,還要開展耐久、經濟、可靠的防水設計,同時嚴格施工,以滿足建筑的防水耐用年限,獲取最高的綜合效益。為進一步完善工程作業質量,還需進一步明確具體的工藝要求,在各環節中加強質量控制。
一、工藝要求
(一)屋面防水
1.全面清理防水基面
通常防水層都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物的防水基面之上,因此其防水基面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工程作業效果及質量。倘若防水基面凹凸不平,有縫隙、空鼓、污染物,同時比較粗糙,就會導致防水涂層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給正常防水作業帶來一定困難,即便可以正常作業,也無法保證最終的防水效果。對此這就全面清理防水基層,使其表面達到相應的平整度,沒有污物雜物出現。
2.落實找平層作業
在找平層作業前應先將基層完全清理干凈,并用水進行潤濕。澆筑前應及時壓實,初凝前完全壓實,使其保持平整,終凝之后還需再一次進行壓實,并把其中的分格條拿出來[1]。養護時間應控制在14d以上,完全干燥后再鋪設防水層。當屋面其排水坡度為2%時應使用材料找坡,如果坡度為3%則應使用結構找坡。檐溝、天溝等縱向坡度應超過1%,溝底落差應保持在20cm以內。水落口周圍50cm的范圍中其坡度需要達到5%以上。
3.合理設置分格縫
對于分格縫來說應將其位置控制在轉折處以及支承端,或者是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的交接處,應與屋面板縫之間保持基本齊整,無論縱向還是橫向的距離都彼此控制在6m之內,其深度則需要與整個防水層的厚度保持一致。同時還要將因為溫度、砼干縮等問題引發的裂縫全部集中在這一區域,從而使板面的開裂問題能夠降到最低 [2]。一般的細石砼和補償收縮砼其分格縫寬度應在2cm-4cm之間。在其中還應填充性質良好的密封性材料,并在上部攤鋪防水卷材。倘若要將其充作排氣道功能,可以將其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加寬,同時設置專門的排氣孔。
4.優化卷材搭接和鋪貼
在鋪貼的時候其方向應該沿著屋面坡度及屋面的構造,一旦坡度在3%以內則可以實施平行鋪貼,但只要坡度在3%-15%時則應采取垂直鋪貼的方式。為避免因為振動導致卷材無法很好地鋪設,則應使用性能過關的材料開展上下層卷材的鋪設,以確保其基本質量[3-5]。搭接一般是平行與屋脊沿著順流方向開展,并保持垂直,有效避開天溝及屋面的側部,整個過程中不能留下縫隙溝底,上下層的銜接應該要完全錯開。
(二)地下室防水
地下水水流管道眾多,在選擇防水材料時應首選具有延伸性和抗滲透性的,同時還應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以確保使用期限。在應用時可以先將防水卷材攤鋪在地下室模板上,再使用粘合劑將兩者完全粘結,兩者之間應該保持粘結的密實性,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兩者粘結的牢固程度,還可以避免防水層產生縫隙,長期作用下出現直接脫落,而造成滲漏,影響建筑使用壽命。
(三)外墻防水
外墻防水的核心就在于填充,而要保證該質量則要重視起外墻頂部斜砌部分的砂漿填充是否出現了沉降。如果斜砌是一次性完成的,那么墻身沉降風險還會有所加大,使得外墻產生裂縫,由此引起滲漏。對此在斜砌時則應先確認墻體是否產生了沉降問題,使用的粉刷砂漿也應依照具體施工規范確定,保證基本的壓實度和緊實性。粉刷完成后還要及時檢驗外墻的光滑度和緊實性,如果是鋼筋砼外墻要保證其防水效果,除了要強化砼的緊實性,還要對拉螺桿孔實施全面處理。
二、質量控制
(一)氣候條件選擇
由于該類工程基本都是露天作業,極易受到氣候等因素的限制,一旦工期內遇到雨雪天氣或者當溫度超過35℃、低于5℃的時候都會給防水層質量帶來不良影響。因此熱熔型的卷材及溶劑型的涂料應該當溫度處于10℃以上的時候使用;瀝青、改性瀝青以及其他一些相關材料則不能在0℃以下作業;瀝青基涂料、剛性防水層等則不能在5℃以下的氣溫當中使用;一旦氣溫大于35℃時所有防水層都不能使用(見表1)。
(二)防水卷材控制
當前防水卷材種類較多,在實際施工時應重點按照具體作業要求選擇,滿足相應的性能指標要求(表2)。同時鋪貼方向、卷材層之間的長度與寬度都必須和要求相符。卷材粘貼膠黏劑應該專門調配,不能混用,并加強對陰陽角及加固層等部位的處理。
(三)涂膜防水控制
涂抹防水包含了薄質料與厚質料兩種,其中材料規格必須與工藝設計完全符合,且其配方還要與工藝要求完全一致。具體操作的條件因素、配料溫度、環境情況、攪拌程度、材料用量、時間等都必須滿足相應的工藝規定。
(四)密封防水控制
密封性材料中最常見的就是改性瀝青及高分子密封材料,具體使用冷嵌法和熱灌法操作。整個過程中應重點對設備選擇、配料、攪拌、粘接性試驗等方面加強質量控制,同時嚴格監督實際操作。其中前者通常以手工操作形式為主,從底部著手,應注意避免出現漏嵌虛填,嵌填必須飽滿,完全按照順序實施。后者則要使材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10℃-130℃之間,測量溫度時應將儀器置于中心液面10cm左右進行。在其達到既定溫度之后需立即澆灌,需比板縫高出3mm-5mm。
(五)加強成品保護
一是要將已經做好的防水層加強保護,避免各種設備或者其他一些雜物給其帶來破壞。二是在防水層作業當中,相關操作者應避免直接在已經完工的涂層上走動,避免硬物或者鞋底將涂層刮破。對于穿過作業面的管道需要加強保護,水落口和地漏都需要保持通暢。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防水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大對相關工藝要求的重視度,根據工程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防水工藝,同時嚴格把控材料質量,促進工藝要點落實,進而更加合理地進行施工,以滿足既定的防水效果,優化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 閆寧. 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藝和防水質量控制的探討[J]. 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 2014, 000(005):751-751.
[2] 石文良. 建筑工程常見防水材料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 甘肅科技, 2019, 035(004):123-124.
[3] 李姍姍. 建筑物外墻防水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00(016):3169.
[4] 李茵.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及質量控制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19, 016(036):29-30.
[5] 洪志翔.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術的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2).[6] 魏晨明.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種類及其技術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9(06)[7] 孫海洋.建筑防水工程初探[J].科技致富向導.2014(35).[8] 南楠.建筑防水工程中的材料種類及其技術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9).[9]全國人大代表張雄:建議修訂建筑防水工程質量規范與防水材料標準[J].中國建筑防水.2020(06).
(作者單位:海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