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真真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的經濟地位在國際社會上也越來越重要。在這一大背景下,更需要人才做經濟發展的支撐,確保社會經濟發展具備充足的人才源動力。研究發現,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大,因此應重視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解析了對大學生創業能力有很大影響的關鍵因素,并總結出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能力 創新人才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很多企業出現了人才飽和的現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近年來,黨和政府大力提倡大學生創業,進一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多高校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努力做好大學生創業能力教育相關工作,讓大學生們清楚目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強化其創業意識。
一、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意義
1.積極號召黨和國家的創新精神。目前,多數企業逐漸實現了現代化發展,政府更是非常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高校既要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又要重視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發展趨勢,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國內多數高校開展了創業能力教育,旨在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更好地滿足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相關要求。
2.有助于高等院校打造積極良好的學風。對高等學校而言,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有助于營造好的學風、校風。高等學??山Y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培訓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指引其深刻理解創業能力、創新能力,做好企業研究等工作,為未來創業甄選最匹配的項目。高等學校開展的創業教育,即可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水平,又可激起學習熱情和強化創新意識,更好地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與此同時,高等學校的教學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3.有助于高等學校培養創新人才。高等學校要想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必須要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強化其創新意識,在實操訓練中形成并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其整體素質得到很大地提高,畢業后進行創業時可以很好地把握市場發展動態。另外,還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幫助其在創業時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高等學校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時可以協助學生分析當前市場的競爭狀況,激起學生的創業熱情,切實提高成功創業的幾率,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具備較強創新意識的創業人才。
二、制約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因素
1.心理因素。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時要做好相關準備,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同時還要充分地了解企業發展市場等大環境。大學生創業應有創業失敗的心理準備,時刻強化自己的內心,提升抗壓能力,踴躍參與社會實踐,使得自身的社會閱歷、社會經驗更加豐富,提升創業成功率。目前,很多大學生在選擇自主創業時未經慎重考慮,且抗壓能力低,自我意識又太強,創業一旦失敗,心理上難以接受,由此產生了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
2.家庭因素。當今,大部分大學生是獨生子,在家里深受長輩的寵愛,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心理素質普遍較差,當面對很大的事件時會經受不住打擊,形成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抗壓能力差且創新思維難以形成,當家長阻攔其創業時沒有強大的心理進行反駁,極不利于大學生的生活、成長和發展。
3.學校因素。目前,國內很多高等學校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進行創業能力相關教育,但在教育實踐中使用以前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相關的知識需求,使得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備受打擊。以前的教學模式根本體現不出創業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無法自主創業。另外,還有很多高等學校在設置創業相關課程時不夠科學合理,未能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很難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降低了大學生的創業成功幾率。
4.社會因素。關于大學生創業社會所持有的態度是很關鍵的,會對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產生較大影響。假設社會高度認可大學生創業,就會增加創業者的積極性。然而,當前我國的社會環境對于大學生創業仍持懷疑態度,不但不鼓勵大學生的創業行為,反而還會增加大學生們的創業壓力,如大學生在申請貸款時流程非常復雜,這對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和創業心理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社會要積極轉變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積極出臺一些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三、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1.政府要切實增加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切實增加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并對其進行相關教育,讓大學生感受到政府支持的力量,進而提高創業成熟度,滿足社會發展在人才方面的需求。目前,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力度不夠,政府應該設置專門的創業基金,在財力方面增加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可極大提高其創業熱情,同時大學生創業相關貸款手續應盡量簡化,為選擇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高質的金融服務,進而提高創業成功率。
2.高等學校應進行創業相關教育,鼓勵大學生創業。在提高大學生創業成熟度方面,高等學校的作用十分重要。高校落實創業教育是提高創業成熟度的基本前提,因此高校應積極創新教育模式,為大學生提供非常優質的教育服務,積極使用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更好地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創業能力,同時在設置高校課程時還應積極融入創業知識。另外,高校還可成立創業教育團隊,切實提高創業能力的成熟度,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創業需求。
3.營造好的社會氛圍。積極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及創業成熟度。積極改良社會風氣,正確進行社會輿論引導,確保大學生創業有一個好的社會氛圍,盡量尊重并滿足大學生的創業需求,提高其創業熱情和創業能力成熟度。
4.時刻重視強化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素質。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素質對于創業成敗的決定性作用十分明顯,假設創業者有很強的心理素質,在面臨創業失敗時就能勇敢地接受失敗,并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然后進行再次創業,而心理素質不強的創業者在面對創業失敗時將難以重振旗鼓,這對大學生日后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大學生應時刻強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對創業失敗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同時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踴躍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創業知識,在品格和意志方面得到強化,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非常大,就業狀態漸漸飽和,大學生就業壓力依然很大,針對這一現狀,政府應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而在創業實踐中由于大學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及社會因素均會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政府需要切實增加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高等學校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高度重視營造好的社會氛圍,時刻重視強化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素質,提升其創業能力,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作者單位: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