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逐漸成為我國發展的重點,重視發展林業資源對于我國的生態建設、環境改善等具有重要作用。重視林業企業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林業生產水平,加強林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幫助林業單位實現年度生態計劃,降低苗木生產成本。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可以促使林業企業撥款資金充分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發揮資源效益。本文以我國林業生產企業為例,分析國有林業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林業企業;成本管理;有效途徑;探析
一、國有林業企業成本管理簡述
我國林業企業以生產建設為主,主要負責苗木的生產經營,生產運營所需經費由上級單位撥付,自身不產生收入,而且對苗木無權銷售,均有上級單位統一撥付用于春季林場造林。加強林業企業的成本管理,對于企業的可持續性生產經營具有重要作用[1]。成本居高不下是影響林業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可以優化生產資源配置,減少人工成本支出,實現企業的效益最大化,在撥款有限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成本,可以增加苗木生產的產量;另外,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可以提升林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算、成本控制四部分,企業通過成本管理,可以保證決策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為制定合理的苗木生產指標提供依據。
二、林業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缺乏成本管理環境
林業企業內部成本意識淡薄是影響企業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當前部分林業企業內部對于成本管理認識不足,片面的認為成本管理是管理層的事或者是財務部門的事,這造成企業的成本管理落實度不夠,使得成本管理趨于形式化。另外,部分林業企業對于種子的購進環節管控不足,播種育苗環節缺乏必要的監管,使得苗木的出苗率不高,雖然生產成本增加,但是效益提升不明顯,同時員工職業素養和成本意識不強,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二)成本核算有效性不足
成本核算是林業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因此科學的選擇成本核算方法,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部分林業企業的成本核算缺乏科學性,成本核算與企業實際不符,如某林業企業的成本核算人員對于苗木的生產情況了解不足,沒有通過成本核算報表對企業的苗木生產波動情況進行分析,這使得成本核算沒有以實際的生產情況為依據,核算失去意義;另外林業企業的成本核算不僅僅是某一個部門的事,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才能保證核算的準確性,但是在實際的核算工作中各部門配合度不夠,降低了成本核算的質量,使得成本核算無法有效對苗木生產全過程的各種成本耗費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歸集。
三、林業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成本規劃,制定成本管理目標
林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應重視做好成本規劃,通過制定成本規劃,林業企業可以明確成本管理的重點以及成本控制的戰略路徑。林業企業制定成本規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其一,成本規劃的制定,林業企業應根據苗木品種、技術情況、林業資源情況等制定成本目標,然后每年根據各區域林場造林指標要求適當的調整計劃,通過制定成本規劃,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合理的種植苗木,避免盲目生產,不僅增加生產成本,還浪費資源[2]。其二,確定成本指標,通過成本指標可以實現成本管理的量化,如為苗木生產環節制定合理的成本指標,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以調動苗木生產人員的積極性。
(二)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林業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耗費。我國當前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通過引入先進生產技術,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投入,如林業企業在生產苗木時可以采用免耕技術、地膜覆蓋技術,通過地膜覆蓋可以起到增加地溫,保持充足水分,防止滋生雜草的作用,可以選用黑色塑料膜或者遮陽布;苗木生產時還可以采用噴灌技術,滴灌技術,以減少耗水,降低水資源的浪費;苗木生產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切根、截干技術,對于直根系樹種的苗木,適時的切根可以促使其生根和須根,這不僅有利于起苗,還能夠大大提升造林的成活率,減少樹種采購成本;還可以采用除草劑技術,為苗木提供充足養分,保證苗木生產的產量。
(三)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實行指標分解
林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應重視發揮成本核算的左右,通過成本核算可以對苗木生產過程中的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成本核算對林業企業的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以及目標成本的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林業企業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可以真實的反映企業的成本水平;通過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可以研究在何處降低成本,以進行持續改進,降低成本。林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應重視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對指標進行分解。
1.采取定額管理和預算管理
林業企業的成本管理應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于直接成本的控制應采用定額成本控制,間接費用的控制可以制定費用定額標準,如沒有費用定額標準可以根據生產過程費用預算進行管理,并且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加強監督和控制。
2.指標分解,歸口管理
林業企業可以根據苗木生產數量確定生產指標,并采用分級系統對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如可以分為林場、工隊、作業組;另外,還可以根據指標的性質和職能來對指標進行分解,并分別由職能部門采用歸口管理。
3.建立原始記錄體系
林業企業應重視建立原始數據記錄體系,分別為林業生產過程中的材料消耗、產品數量等進行規范記錄。通過建立原始數據記錄體系可以為林業生產實際成本的計算和分配提供科學的依據。林業企業通過完善原始數據記錄體現,可以有效防范材料消耗、工具消耗亂報現象,降低材料成本。
(四)重視人工成本的管控
結合我國苗木生產企業的各項成本支出來看,人工成本在總成本支出中占據較大比例,因此林業企業應重視加強對人工成本的管理。人工成本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其一,合理的界定工資水平,林業企業在制定工資標準時,應根據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和特點設定合理的工資標準,以實現企業人工成本與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步,將人員工資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
其二,林業企業應減少冗員機構,合理定崗定編,嚴格控制多余人員的投入。林業企業在春季生產用人高峰期都會雇傭一些臨時用員,企業做好用人成本分析,根據苗木的生產量以及企業的生產效益確定合理的雇傭人數,雇傭人數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時還要對雇傭人員實行責任制管理,即崗位定責制,一人一崗,可以制定詳細的生產指標,并詳細劃分給每個生產人員,防止苗木生產過程中投機取巧行為,對于生產中不按要求操作,如損壞樹種等行為,應采取懲罰措施。
其三,林業企業重視人工成本管控,應加強預算管理,對于林業企業的人工成本控制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分別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環節。其中事前控制要求林業企業在編制人工成本預算方案之前,廣泛調研,并分析上年度實際情況,按照從嚴原則,確定各部門人工成本指標。事中控制要求林業企業相關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跟蹤監控,并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事后控制要求林業企業在年末應對人工成本執行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林業企業成本控制應以事前控制為主,實現成本控制最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企業進行苗木生產經營的目的在于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林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加強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的必要工作,林業企業主要以生產苗木為主,近年來隨著苗木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不斷增加,嚴重制約了林業企業的生態建設,作為林業企業應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實現國有林業企業的精益化管理,提升成本管理的質量和水平。財
參考文獻:
[1]孫德新.淺談國有林業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18(14):97-98.
[2]肖金萍.淺談以精細化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J].商場現代化,2017 (23):95-96.
[3]何海東.淺談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及應用對策[J].經貿實踐,2018 (14):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