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彩虹
摘要:隨著我國制造業整體的大力發展,機械制造業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機遇,但是,在當前環境下市場趨于飽和,機械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同時,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其市場競爭意識日益增強,因此,目前機械制造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機械制造企業必須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加強財務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機械制造企業在財務成本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企業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進一步優化財務成本管理模式,促進財務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財務成本管理;機械制造企業;策略
一、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概述
財務成本管理就是企業通過對日常生產經營活動與財務運作進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業成本,確保資金鏈安全運轉,資金利用率提升,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1]。機械制造企業向著機械化與制度化的運作方向發展,具有分散制造、職責清晰的特點,因此,在財務成本管理中需要對生產流程環節進行深入分析與梳理,加強精細化的財務成本管理,使財務成本管理模式不斷優化。
二、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成本管控意識淡薄
機械制造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有重視生產質量提升,輕視管理水平提升的現象存在,這導致企業領導與管理層整體的風險管控意識與財務成本控制意識淡薄。由于高層管理者財務成本管控意識淡薄,對財務成本控制工作比較忽視,導致企業的財務成本管理機構與制度都不完善,具體的管理流程不規范,無法順利有序地開展財務成本管理工作。另外,基層工作人員也認為財務成本管理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自身工作無關,導致員工在實際工作中財務成本管理的意識不強,無法將財務成本管理落實在具體工作環節中。例如,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員工,對先進設備管理不到位,導致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增加了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
(二)收益確定難度大
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具有分散、分步驟制造的特點,在前期企業需要大量投入資本,購置制造設備等固定資產,這就導致前期成本增加。同時,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風險及其他隱患,這又增加了機械制造企業發展的風險。另外,機械制造企業所需的特殊或稀缺材料的市場供應減少,也會增加生產制造成本。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導致制造企業的利潤收益難以確定,也增加了制造企業的風險,使企業的可流動資金減少,進而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
(三)資金流動性不足
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以防止各種突發情況發生時有可周轉資金,為企業的具體應對措施提供資金支持。但是,目前很多機械制造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生產規模的擴大上,導致企業流動資金不足,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企業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就會受到不利影響[2]。同時,機械制造企業還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導致整個生產制造鏈受到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生產制造設備價格上漲等都會導致不同環節的成本增加,進而導致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甚至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危機,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模式優化策略
(一)創新財務成本管理理念
機械制造企業面臨著全球化競爭的新環境,企業領導與管理層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引進先進管理思想,創新財務成本管理理念,優化財務成本管理模式,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財務成本管理意識。首先,企業管理層在財務成本管理中可以引進戰略成本管理、精細化成本管理等先進思想,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與外部市場環境,對企業現有的財務成本管理理念進行創新,使其更有利于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模式的優化。其次,企業管理層還應樹立全過程的成本管理理念,將財務成本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與其他方面的管理結合在一起,使財務成本管理為企業戰略目標的落實發揮積極作用。最后,企業還應該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各種宣傳平臺與教育培訓活動,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財務成本管理意識,使其深入了解財務成本管理與每一名員工實際工作的聯系,并通過各種激勵手段與問責機制,鼓勵督促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積極落實財務成本管理。
(二)完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
機械制造企業當前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復雜,企業在財務成本管理中,必須根據市場內外部的環境變化與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為財務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規范。首先,企業應積極利用大數據等分析技術,通過對市場的全面分析,了解行業發展前景,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其次,企業應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確定財務成本管理目標,為財務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方向。最后,企業應全面分析財務成本的主要來源,對各生產經營環節與流程進行詳細梳理,從生產工藝水平的提升、人工費用的管理、倉儲管理、原料采購等環節入手,制定更加全面精細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為財務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規范。S機械制造企業通過對成本管理流程的梳理,建立了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并運用SAP信息系統,將成本管理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統中,實現了財務成本管理各環節的全面對接,形成了一體化的財務成本管理模式,極大提高了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
(三)增強資金監管力度
機械制造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可以采用全面預算管理方式,編制科學的預算方案,從資金的配置源頭開始加強資金監管力度,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進行全面監管,確保預算方案有效落實,減少資金的浪費。另外,企業還應該加強銷售資金的回籠管理,加強應收賬款清理,提高企業的現金持有量,提高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避免資金流動性不足,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S機械制造企業2018年的應收賬款回收率不足50%,而往年的應收賬款回收率加權平均也達不到50%。從應收賬款的賬齡來看,有20%以上的應收賬款賬齡超過了3年。這就說明公司的應收賬款回收率很低,因此,企業必須制定應收賬款清查方案,明確責任人,建立清查制度,對應收賬款的金額、賬齡等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類型的應收賬款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應收賬款的回收率。
(四)加強原料采購管控
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有大量成本花費在材料采購方面,因此,對原料采購環節加強監管,是從源頭入手,優化財務成本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首先,企業應該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生產制造需要的原料與市場供應情況,以及價格、質量、數量等信息進行全面搜集與記錄,通過詳細的分析對比,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原料供應商。同時,企業還應該加強供應商管理,與原料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系,保持原料供貨穩定,避免原料市場波動增加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最后,在原料采購入庫時,倉儲管理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對原料的質量、數量、品質等信息進行詳細檢查,并做好原料領用與庫存信息記錄,當原料數量達到一定限度時及時與采購部門溝通,制定采購計劃[3]。另外,企業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立ERP系統,將資源倉儲、配置、使用等信息統一管理起來,使企業各部門可以及時在ERP系統中查詢信息,方便各部門加強管理協作。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制造業水平整體的提升,機械制造業的運作也在向著制度化的方向發展,這就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加真實可靠的信息支持,可以使企業根據財務信息分析結果,做出更具合理性與前瞻性的決策。在這一有利條件的支持下,機械制造企業應不斷創新財務成本管理理念,完善財務成本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對原料采購、倉儲、生產、銷售等各環節加強監管,降低各業務環節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促使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財
參考文獻:
[1]藍智華.淺談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模式[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2]郭淑紅.大型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模式優化途徑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 (12):129-130.
[3]高杰.機械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的優化途徑研究[J].財會學習,2018 (11):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