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正+李翔宇+胡海燕+熊寶平+馬玉珠


【摘 要】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機械制造企業作為制造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解決生存與發展過程中,既要面對市場挑戰,又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其中提高機械制造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就是實現信息化管理。本文中筆者以此為切入點,分析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闡述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引言:
市場經濟條件下機械制造企業為實現發展,產品市場具有多變性與不穩定性,造成機械制造企業產品品種多、批量小,制造不同產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藝流程,制造資源需求與生產過程中有著鮮明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一般的商業軟件很難滿足大型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要求,需要結合企業生產管理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發合適軟件系統,提高生產效率。
一、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
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推動企業發展
機械制造企業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促進綜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方法;信息化意味著企業可以利用全球范圍內的信息資源,企業可以利用的生產要素范圍延伸到全球各地。
(二)強化企業監督
機械制造企業中原材料采購成本所占比例較多,系統中輸入采購財務信息會被及時記錄,監管人員通過系統隨時查看記錄并進行核算,有效避免假賬情況的出現。信息化管理綜合分析各項材料費用、設備維護費及人工費用等,有效河段企業生產成本,得出真實準確的企業效益。
(三)提高市場競爭力
我國機械制造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在信息化程度上存在較大差距,造成我國制造企業生產效率與生產成本不如人家,即便可以生產出同質量的產品,但成本也遠超對方。全面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機械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力。
二、機械制造企業業務流程的分析
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包括產品制造工藝設計、工人工資核算及產品核算等環節,這類企業管理業務流程如表1所示。
從業務流程示意圖中可以看出:(1)生產流程主要信息入口就是工藝員,它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制造工藝對產品各組成零件進行分類,完成編制產品工業設計、工藝卡片及領料單的工作。產品制造工藝設計與工藝卡片編制質量直接影響到后續工作順利進行與否,影響產品生產質量與生產成本。工藝員接受大量的產品數據,對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存在大量重復性工作,信息化手段采用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2)工藝流程中主要的數據內容包括工藝卡片與領料單,兩者貫穿整個生產流程,也是各生產環節工作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核算工人工資與產品成本的重要依據;(3)管理流程信息處理的最后環節是核算員。核算員以工藝卡片與領料單為主要參考依據,確定各組人員工作量與工作;依據領料單明確領料量,提供計算成本的依據。核算工作中面對大量數據,人工完成效率較低,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要點
(一)選擇系統網絡結構
機械制造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不同部門共同努力,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不同部門承擔著不同的工作任務,也不可能只有一個人承擔相關管工作。因此系統設計過程中決定采用C/S網絡結構,這種網絡結構可以在局域網上運行,實現不同終端同時操作系統的目的,滿足機械制造企業實際生產管理工作需求。C/S網絡結構數據處理分成客戶機端與服務器端。本地應用軟件在前臺運行并發出相關數據處理的請求,后臺處理數據,將處理結果發送到客戶端,用戶實現數據共享。
(二)選擇系統開發軟件
現階段網絡版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軟件有很多,C#是結合C/C++與VC++優點面向對象的系統開發語言。因此本系統搭建時選擇的程序開發工具為Visual Studio.NET,該工作操作簡單且功能強大,同時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與此同時考慮企業數據量的大小與穩定性,后臺數據庫管理軟件采用SQL Server 2010企業版軟件。
(三)設計系統總體框架
結合機械制造企業生產流程要求,圖2所示為系統總體架構示意圖。
1.基礎數據管理。該部分主要操作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基礎數據相對穩定,給予各模板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系統工作效率受到基礎數據完整性的影響。基礎數據運維管理中,加強基礎出具正確完整性,主要分成生產數據與核算數據。
2.生產管理模塊。該模塊功能較多,主要包含以下幾種:(1)生產管理計劃。根據訂單制定詳細的生產計劃明細,進一步明確零件與部件、零件與產品等的關系。通過手工方式錄入生產計劃,并將相關數據保存到生產數據庫中,包含各方面的詳細內容;(2)編制產品工藝設計與工藝卡片。依據生產計劃明細中的零件代號,將基礎數據庫中零件加工工藝等工藝數據調用起來,編制完善的零件制造工藝卡片;(3)編制材料定額領料單。依據生產計劃明細中的零部件材料定額,結合零件批量與消耗定額編制合理的領料單。
3.核算管理模塊。該模塊功能有兩項:核算工人工資與制造成本,并將相關匯總報表輸出。(1)核算工人工作。本系統工資核算基于計時工資制,首先核算工藝過程卡片,對各操作部門人員工時進行有效統計,根據數學模型計算工人工資;(2)制造成本核算。產品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費用與直接工資費用。采用累積方法匯總跨月生產的產品。
4.信息瀏覽模塊。查詢者輸入查詢項目后,信息瀏覽模塊自動查詢符合條件的數據,根據用戶權限確定瀏覽范圍,信息查詢依據各種可能條件,具有相關輸出功能,包括常見的打印、顯示及存儲等。
5.系統管理模塊。利用SQL Server 2010企業版軟件實現數據庫備份與恢復,將信息每天自動備份到硬盤上或者具有操作權限的用戶進行備份操作。一旦出現重大問題需要恢復數據庫,直接選擇備份恢復;系統日志管理主要是完成系統日志的查詢與刪除。每個用戶從登錄成功開始, 每點擊一個菜單就記錄下來時間、操作和位置, 有權限的用戶可有選擇地刪除日志。
四、結語
總而言之,機械制造企業生產管理工作相對復雜,經過全面分析后建立詳細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滿足企業生產需求。使用信息系統軟件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本文中筆者從實際出發,分析機械制造企業實現信息化的重要性,詳細闡述如何設計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參考文獻】
[1]田淑瓊.機械生產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0(05):45-47.
[2]張寶忠.機械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J].經營與管理.2009(08):134-136.
[3]馮慶華.基于網絡環境的小企業生產管理系統設計[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9(09):61-63.
[4]袁孝海,董玉德,柳吉慶,王洪迪.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機械.2011(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