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芳,鄭 生
(1.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理工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2.重慶大學,重慶 400030)
在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專業課程的教學一直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在當前的時代發展中,必須根據當代教學理念對教學管理、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改革,并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真正地改變當前的土木工程教學格局,確保整個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和與時俱進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最終對土木工程的專業教育及所在地區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目前,在福建省長樂撤市設區的背景下,社會對于整體綜合素質優秀的土木工程專業工科青年人才的需求明顯提升,故對高校的教學及教學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作為位于長樂地區高校的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需要結合當前高校的發展現狀,探尋高校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展新型的創新型教育模式。目前國內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教育情況如下:①多數高校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以此實現教學目標,并未對實際的土木工程企業的需求和發展等外部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最終無法實現教學理念的創新,致使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缺乏社會性及實踐性;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教師通常會以通用式教學為主,無法結合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最終影響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整體質量;③教材的建設更多的為模范式的選擇,教材中更多的是概念、定理、公式,與當前大環境及實踐性的結合度不夠。而土木工程專業作為傳統工科,其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即是很強的實踐能力,因此,教材的建設必須全面反映教學內容的改革與更新,充分吸收優秀的教學經驗,利用和轉化最新的科研成果,優化教學結構,突出專業特色。
高校在進行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時,任課教師需進行教學評價,傳統的考核方式為通過考試及測驗的方式,通過直觀的分數及等級來了解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程度。但是,此種考核體系較為單一,同時容易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無法全面、客觀地權衡培養水平。 甚至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考試,通過機械性的死記硬背題型,而不是綜合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并行之有效地運用。因此,如果教師沒有對評價方式進行及時改革和創新,則可能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下降,很難展開更深層次和廣度的教學活動,并與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漸行漸遠,進而影響教學水平。
目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教學在實用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存在單一化、滯后的現狀。主要原因為:①校內實踐教學的條件基礎較為薄弱,實訓基地建設數量及設備數量有限;②校外實訓基地偏少,校企合作及交流不足;③即便有的實踐教學課程,內容及課程依然停留于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的驗證,缺少實踐及創新;④實踐教學組織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統規范的實踐教學計劃和能力培養考核評價標準,最終導致現有實用型培養模式的缺失,無法培養有效并適合社會企業需要的創新型土木工程專業青年人才。
教學培養目標的明確,是進行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前需首先回答的根本性問題。而同一層次、不同類型的教育,以及同一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其人才培養的目標與規格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需要在確定類型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確定目標與規格[1]。在促進長樂地區發展的大目標框架下,應系統地明確新時期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避免目標偏差。根據當前長樂區域的需求,應定位于創新型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準確把握培養模式的相關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專業人才需求調研、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確定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及要求,進而建立行之有效的培養框架[2-3]。
在新時代新時期的背景需求下,國內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均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借助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促使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手段得到與時俱進的更新,避免停留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而無法滿足當代發展需求的現狀。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土木工程學科專業建設及發展過程中,應時刻堅持與時代發展相同步,貫徹落實土木工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同時,為了引導學生正確了解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和自身發展間的聯系,應鼓勵學生參與有效的社會實踐及企業實踐,還能帶動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提升整體教學質量,以實現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持續發展,積極向長樂地區輸送優質的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4]。
當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評價體系,積極地從基礎課程成績、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綜合、全面地評價。原有的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評價模式比較單一,現應逐步形成多元化、全面性的評價體系,從綜合層面上提升評價水平。多元化需要豐富評價的參與人員,改變僅課堂任課教師評分的傳統模式,結合企業導師、交叉學科教師、實習導師等,依據權重比例,綜合評定學生成績。全面性即需要豐富評價的層面,改變原有單純成績分數的評價模式。從綜合成績、論文、校外職業資格證書、實踐學時等,綜合評定學生的學業水平。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實踐型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改變傳統學科課程體系,逐步建立能較好體現本科層次實踐型及創新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綜合的模式,促進培養土木工程專業素質人才的現實需要。
在具體實踐及創新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核心改進教學方案,并深入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實施創新型教學方法,使學生充滿學習熱情,深入參與學習并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加強實踐能力的學習及應用,開設實踐課程及校企合作課程,在實踐中提升實踐能力[6]。
教師在課程講授中,應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專門的情境教學,以便于營造教學活動氛圍。
教師可依據土木工程教學的課程情況,結合對應的土木工程現場情況及條件,創設相應的實際教學情景。例如:教師教學過程中,對于工程制圖課程,可以將部分課程轉變為現場實踐,圖紙測繪、案例討論等,通過此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情境教學模式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在改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現狀方面尤為重要,要求教師對其進行積極的應用和推廣。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長樂地區的不斷發展以及未來機遇,高校需要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培養新型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土木工程專業青年人才。因此,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時,需要不斷提高、改革和創新。基于此,在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重點,在對學生基礎學業高度關注的同時,結合土木工程專業實踐、評價體系、情境教學模式,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任務的分類和明確,調動學生對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ID:00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