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遠

羅微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
羅微永遠忘不了2004年8月29日那一天。在雅典奧運會跆拳道女子67公斤決賽中,她經過三個回合的激烈爭奪,以8比6戰勝東道主選手米斯塔基杜獲得冠軍,成為人生中的第一大喜事。
雅典是奧林匹克的發源地。羅微說:“這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變不可能為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奪金故事。我當時也希望這樣的神話能降臨在自己身上,做最好的自己。”
那屆奧運會,羅微經歷了4場比賽,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決賽。當時體育館里人聲鼎沸,大家都為東道主米斯塔基杜加油。教練鼓勵羅微說:“你就當這是為自己加油吧!”第一回合,雙方比較謹慎,都不冒險出擊。第50秒,羅微率先出腳,雙方互搏,各得一分。此后,她士氣大振,在1分10秒時,利用對方出腳城門大開,偷襲出腳又得一分,2比1領先。第二回合,米斯塔基杜奮力一搏,以4比3將比分反超。此時全場喝彩聲響起,羅微心里一驚,感到這喝彩不是滋味,但轉念一想,何不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呢!她把精力集中到對手身上,覺得周圍安靜下來了。第三回合,羅微開局便發動反撲,先是將比分追平,隨后在混戰中變為5比5平。1分20秒時,她再度領先。此時,比賽剩余時間不多了,她且戰且退,伺機反擊,最終以8比6戰勝米斯塔基杜,摘得桂冠。
總結這場比賽,羅微說是贏在心態上。那一刻,她只知道自己勝利了,連登上冠軍領獎臺都像在夢里。走過混合采訪區,面對各路媒體的長槍短炮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獲得了奧運冠軍。她不知道冠軍身份意味著什么,后來隨著日漸增多的社會活動,才慢慢明白奧運冠軍承擔著傳播體育精神的重任。
羅微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小時候她練了7年田徑,最好成績是北京市冠軍。她想放棄時,被跆拳道教練看中。跆拳道練得一身傷病,她經常哭,又想放棄,但兩個月后她在全國錦標賽上進入前八,敢打敢拼,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又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苦盡甘來,2003年跆拳道世錦賽,她奪得世界冠軍,第二年又奪得奧運冠軍。
輝煌過后,羅微飽受傷病困擾,狀態一路下滑,無緣北京奧運會,還接受了膝蓋手術,但她一如既往地堅持。2009年全運會,羅微獲得67公斤以上級冠軍,2010年又在廣州亞運會中奪冠。隨后,她宣布退役。
2011年,羅微成為國家隊助理教練,這是她的第一次轉型。這個角色是主教練和隊員之間溝通的橋梁。

執教世錦賽

指導學生

喜迎女兒降臨

參加公益活動
剛退役時,羅微迷茫過,覺得離開賽場不能為國爭光,失去存在感,有些失落。成為助理教練后,她學會多角度思考,發現為集體做貢獻同樣能實現人生價值。訓練時,她以主教練要求為主,加入自己想法,為主力隊員著想。她曾是這些隊員的師姐,大家很自然地喊她“微姐”,有悄悄話都愿意向她傾訴。調節運動員情緒,羅微有自己的招數。有名主力隊員訓練中和教練鬧起情緒,她讓隊員完成任務后,做自己擅長的動作,分散情緒,調整心態。在羅微的幫助下,這名隊員在隨后的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
2013年,羅微進入中山大學,成為一名跆拳道教師。她說:“當初入校,我只是助教,現在已成為副教授,這是人生的第二大喜事。”
羅微對中大的印象是歷史悠久,教學嚴謹,學生優秀,她也以嚴謹的教學態度不辜負學校和學生的期望。
剛剛報到,學校就通知羅微馬上上課。跆拳道動作比較難,很多學生都是零基礎,如何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讓學生快速掌握,還要獨立授課,對她是一大難題。羅微親自示范,一對一傳授,一節課下來,嗓子啞了,卻換來學生們的點贊。第二大難題是羅微發現,在學生心中,體育不重要已是根深蒂固,如何扭轉,她一直在努力。教育部對大學生健康體質監測提出要求,中大又在此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羅微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鼓勵他們多鍛煉。她還和同事一起調整體育課內容,從主要傳授跆拳道技能轉為側重提高體能。
跆拳道中滲透禮儀,開賽前雙方互相致禮,以示尊重。授課時,羅微從各種細節抓起,給學生上的第一節課就是敬禮,幫助他們改變生活態度和為人處世方式。她還要求學生統一穿上專業服裝訓I練,鞋子擺放整齊,和教師說話時要站立。有些學生不理解,但時間一久,他們改變不少。
從剛到學校時的11課時減少到現在的6節課,雖然課少了,但壓力沒有減少。平時,羅微還要負責校隊的訓練等活動。廣東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因故停辦,羅微到來后,賽事重啟,她還爭取把跆拳道列為省大學生運動會比賽項目,計劃明年啟動廣東省中小學生跆拳道錦標賽。
羅微多次說:“我與學生一起成長。”跆拳道包含品勢和競技兩種類型,她擅長的是競技,在指導學生參加品勢項目時,自己也不斷學習,對跆拳道又有了新認識,收獲不少。
在學校,羅微還是一名青年教師輔導員。在這個崗位上,她也和學生一起成長。她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要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羅微結合自己練習跆拳道的經歷,為學生講故事,用體育精神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對同一事物,不同學生有不同觀點。起初,羅微覺得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難度較大,一度搖擺過,但最終選擇了繼續。
羅微離開賽場后一度不太適應,想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運動生涯。在中大任教期間,2014年她考取了國際裁判。第一次執裁是一場全國青少年比賽,她信心不足,擔心誤判影響運動員成績,找裁判長商量能否不當主裁判。裁判長說,凡事都有第一次。她慢慢地克服緊張情緒,成功邁出了第一步。談到如何公平、公正執法時,羅微說,提升自身業務水平,不能有私心,不能因自己的過錯,讓運動員受到不公正待遇。
羅微是北京人,生活在廣州。兩座城市一南一北,帶給她不同體驗。廣州很悠閑,有喝早茶的習慣,但羅微因忙碌而無心于此,只有家人和親朋好友到訪時,才陪他們過把癮。
2009年羅微結婚了,丈夫是原國家男子跆拳道隊隊長。兩人忙于各自的事業,直到2013年才補辦婚禮。今年6月,女兒降臨。當上媽媽,羅微感到什么都很新鮮。“我懷孕3個月時為寶寶建檔,那一天特別開心。孩子健康平安,這是我人生的第三大喜事”。女兒到來,成了夫妻倆新的生活中心。
羅微愛唱歌,有甜美的嗓音,小時候是學校合唱隊隊員,后來曾在國家跆拳道隊的春晚上擔任過主持人和總導演。在中大,她策劃過體育部聯歡會。平時她經常給女兒唱兒歌,丈夫為女兒唱紅歌。
展望今后,羅微準備提高英語水平,繼續做好國際裁判,為中國跆拳道多出力,在生活上盡力撫育女兒。丈夫說,孩子長大后讓她成為國家棟梁。這話寄托了夫妻倆的殷切希望。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