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良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建設與班級管理的實施者,如果缺乏人際交往,則難以形成完善的教育關系,師生之間的溝通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有效掌握溝通藝術,實現師生的多元互動交流。文章分析探究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溝通藝術的應用意義與具體的溝通方法,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
一、引言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逐步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與管理方法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和機遇。班主任必須要積極有效地改善傳統落后的工作模式,有效創新教育工作方案,結合當前教育發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通過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在交流探討過程中能夠敞開心扉,更好地了解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用溝通藝術的意義
1.營造融洽和諧的班級氛圍
構建良好融洽的班級環境,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向上的人生觀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小學階段學生的自制力較差,班主任必須合理通過班級管理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班級管理。
2.發揮學生主人翁作用
小學教育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并未重視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無論是在班級管理還是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學生只能夠被動地學習。新時期班主任如果能認識到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發揮自身的銜接作用,加強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小學教育質量。
三、小學班主任在溝通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師生之間地位不平等。大多數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未能與學生進行身份地位的對等,班主任始終以管理者的身份對學生下達命令。這種命令式的溝通方式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得學生不僅對班主任存在著嚴重的畏懼心理,而且會產生叛逆心理,導致溝通效率不高,日常班級管理中的各項工作難以真正落實。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和生活困難時不敢開口向班主任求助,學生的想法也難以得到班主任的關注和肯定,學習成長受到影響。
二是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落后。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執行者,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直接關系到班級工作的質量。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班主任未能將溝通藝術應用于管理工作中,一旦學生出現問題,往往會粗暴地加以指責,未能幫助學生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使得學生的錯誤一犯再犯,不利于學生改正錯誤,導致學生身心難以健康發展,難以構建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
四、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溝通方法
1.實現公平管理,做到一視同仁
公平管理策略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要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公平性與嚴謹性,做到一視同仁,避免學生出現心理落差。同時,班主任要主動幫助并關懷學困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感化學生。班主任必須要對學生的生活情況與學習情況了然于胸,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科學合理地應用人性化管理方法展開班級管理,取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切實發揮出班主任的引領與指導作用,有助于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營造出溫馨融洽的氛圍。
2.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提高溝通感染力
構建暢通的溝通渠道是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差,自我約束力與自我管理能力無法與成年人相比。所以班主任可以構建多元溝通渠道,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同時要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班主任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或者QQ群等各類方式與家長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必須要確保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在對學生隱私尊重的基礎上,使學生建立起對班主任的信任感。
班主任有獨特的教學方法與管理手段。有的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表示認可,會虛心接受班主任的教導;有的學生對于班主任的部分做法存在意見或者難以接受時,便會產生反感情緒,甚至會頂撞班主任。對于這一情況,班主任必須要采用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增強自身的語言溝通感染力,建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從心底喜歡自己,才能夠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縮短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距離。例如要確保語言親切幽默并且具有感染力,也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例如對于學生肯定時可以流露出真摯的眼神,點點頭,也可以拍一拍學生的肩膀,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與呵護,從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3.注重公平管理和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當中要通過公平公正的管理來獲得學生的認可,激發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參與熱情,樹立良好的班級風氣。不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評判標準,而是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在課堂當中的實際狀態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引導,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公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班主任要營造合適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參與性,讓學生學會互動交流。教師要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引導和幫助,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及時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學習成績進行科學的引導和評價。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運用公平公正的管理措施,既能夠得到學生的好評,又能夠讓學生跟隨教學目標進行學習和發展。
班主任在教學實踐中要進行科學管理,要認識到教學技巧的重要性。教師要尊重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特點,創造和諧的教學形式,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科學的引導和培養,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教師在管理當中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科學的評價,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細致的引導,促進學生規范自身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果學生在學習當中養成了不健康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影響。教師要摒棄傳統打壓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興趣作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通過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當中融入學生的興趣點,既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當中,又能夠打造高效的課堂。
4.利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錯誤,幫助學生打開心扉
班主任在小學教學當中要針對學生的錯誤行為給予科學的引導和積極的幫扶,促進每一名小學生健康快樂發展。小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如果在學前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小學課堂當中極易出現各類小毛病,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所以班主任要借助溝通的藝術,寬容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在學習當中所犯的錯誤。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使用和藹可親的語氣,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細心和專業,從而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和親切感。班主任在教學和管理當中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具體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溝通,有效開導學生,樹立學生良好的學習觀念。班主任要與其他任課教師積極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多方面尋求解決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和生活中保持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情感和思維。
班主任要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當中遇到的各項問題,可以通過溝通的形式有效打開學生的心扉,提高學生對于教師的認同感。班主任在教學管理當中要學習溝通的藝術,了解溝通的重要性,將溝通融入管理,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提高師生之間的信任度。班主任在實際管理當中要發揮紐帶的作用,化解學生之間的各種矛盾,為學生營造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良好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班主任在面對學生學習成績下滑時,要與各任課教師積極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教學調整和引導,使學生改變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掌握各類知識點,提高學習成績。班主任要在實際工作當中留心學生之間的矛盾,并且站在學生的角度與每一個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由內而外認識到錯誤,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主動化解各類矛盾,有效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教在班級管理當中要注重溝通藝術的應用,并且通過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力,使學生充分認同班主任的管理形式,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劉玉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216-217.
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科教導刊,2018(15):484-486.
全慶偉.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良性建設管理中的溝通藝術[A].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張健健.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溝通藝術[J].學周刊,2019(27):174.
藍可蕓.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