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僑
摘 要: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發展,積累了浩如煙海的優秀民間美術文化,并且在藝術方面擁有很高的造詣,在高中鑒賞教學之中,應融合民俗美術的相關資源,不僅能夠使高中生群體對美術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提升高中生群體學習美術學科的效率,還能夠使優秀民間文化得以弘揚。
關鍵詞:民俗美術;美術資源;高中美術教學;教學策略
我國勞動人民在數千年的社會生產生活之中,構建并且使其發展壯大的美術作品,就是民俗美術。喀什有很多民俗美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主要表現出人們日常生活與勞作的方方面面,在此之中馕文化、小花帽、麥西萊普等是民俗美術的最具有代表,在不同縣還存在多種多樣的地方性民間美術作品。高中美術教師應當積極尋求運用民俗美術相關資源的策略,為高中生群體提供質量更高的美術教學。
一、民間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由于民俗美術誕生于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而不同地區的生活情況又呈現出千差萬別的景象,而喀什地區民俗美術特色鮮明,并且有著強烈的趣味。美術教師需要引導高中生群體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民俗美術能夠使高中生群體的審美能力得到真正提升。高中生群體在學習豐富的民俗美術資源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然后通過審美來滿足自身的身心發展需求。不僅如此,還能夠使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明顯上升,激發高中生群體學習美術學科的熱情。民俗美術還能夠使高中生群體的發散思維得到鍛煉,在與美術教師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有益的知識。
例如,高中生群體在制作“喀什陶罐”的時候,不僅可以觀看教師的示范,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利用實踐對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檢驗以及鞏固,從而產生更多的實踐愿望,為將來的學習與實踐提供幫助。民俗美術相關的資源種類繁多,高中生群體在接觸到民俗美術以后,能夠產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優秀民俗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活動之中,完成文化層面的薪火相傳。
二、在高中美術教學之中運用民俗美術資源的策略
(一)提升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
高中生群體想要學習美術知識,離不開美術教師在課堂上的直接引導,因此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高中生群體學習美術學科的效果。在過去有一部分美術教師缺乏對民俗美術資源的深刻理解,也沒有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重視并運用民俗美術的相關資源,導致高中生群體缺乏對民俗美術的認知。
例如,高中美術教師應當不斷為自己“充電”,主動深入研究和學習民俗美術,深入到農村對民間藝人交流,了解民間美術制作的過程、方法、技巧,同時探索更適合高中生群體學習的美術教學方法,從而真正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享受民俗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對于民俗美術所帶來的強烈精神震撼做到用心體會。
(二)利用民俗美術資源完善教學內容
在大量喀什民俗美術相關的資源當中,舞蹈的地位也不可以忽視,在舞蹈當中有著豐富的象征性意蘊,能夠使創作者的高超技巧得到充分體現,同時將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傳達給觀賞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們學習美術的熱情。
例如,高中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講解民間美術時教師可以應運“喀什賽乃姆”,還有“刀郎舞”進行導入并簡單介紹,讓學生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含義,從而提出讓學生去發現教材中的民間美術作品。在美術教學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學生們逐漸對當地的民俗美術產生了更全面地了解,然后在自身美術創作中展現出當地民俗文化的閃光點,審美品位也逐漸獲得提高。
在高中階段開展的美術教學之中,高中美術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方法,讓美術課堂教學與民俗美術相關的資源進行融合,從而相應我國教育領域的素質教育要求,從而讓高中生群體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奮斗。
(三)組織學生參與到民俗文化實踐中
民俗美術資源雖然屬于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但是民俗美術的所有資源來源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在代代相傳之后保留至今,在課堂美術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探索民俗,發現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獨特之美,在將來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美術學科的學習之中。
例如:在不斷學習民俗美術的過程中,高中生群體能夠體會到民俗美術作品所傳達的主題,以及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對民俗美術相關資源當中的美進行自主探究。高中美術教師不能只是在課堂上機械地傳授民俗美術相關的資源,可以在節假日的時候,組織高中生群體參加美術相關的社會實踐。
通過實踐讓高中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美術創作方式與技巧,能夠順利的闡述創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表達自己的感受,交流觀點,這樣學習興趣通過民俗美術自身的藝術性得到了極大的激發,美術學科的學習效果也變得更好
(四)對比中感知尊重多元民俗文化
要想真正收獲良好的效果,高中美術教師應當選擇正確的、適合高中生群體的教學方法,在民間美術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采用對比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造型語言、創作觀念以及文化內涵,從而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例如:在講述民俗美術時先講喀什“高臺民居”“香妃墓”,逐漸講解北京地區京劇臉譜以及“京派”國畫,天津地區“泥人張”泥人以及楊柳青年畫,四川地區蜀繡等,主要開拓學生視野培育學生多角度多層面了解民俗文化,熱愛民俗文化積極傳承民俗文化,尊重不同地區的不同民俗文化。
優秀的美術作品當中,必然會融入創作者自身的真情實感,高中生群體需要在不斷學習和鑒賞民俗美術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創作技巧以及審美情感。高中美術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們經常對生活經驗進行總結,讓學生們的創作與日常生活進行聯系,使民俗美術作品擁有更深刻的藝術內涵。
三、結論
由此可見,在中華民族所創造的藝術當中,民俗美術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原因是民俗美術是對歷代中華民族的生活以及淳樸精神品質的反映。在高中階段開展的美術教學之中,高中美術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方法,讓美術課堂教學與民俗美術相關的資源進行融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翠翠.民俗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文藝家,2020(02):183.
[2]盛麗娜.民俗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5):200.
[3]裴文吉.民俗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