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梅
(民權縣職教中心 河南商丘 476800)
電工電子是我校制冷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很強的操作性,該課程也為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的維修提供了實踐基礎。本文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與電工電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現階段中職學生的特點、社會對中職學生的技能需求與中職生自身的要求,提出因地制宜的教學模式,并針對不同需求與階段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各有所長,在快樂求知中不斷增強社會適應性與社會競爭力。
電工電子是我校制冷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很強的操作性,該課程也為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的維修提供了實踐基礎。電工電子尤其是電子課程理論性較強,對基礎薄弱的中專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都是借助多媒體進行理論授課并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學生感到理論學習的難與枯燥,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與信心,失去學習興趣與信心后學生不想再學,越不學越不懂,如此下去,造成惡性循環。因此,電工電子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技術也在迅猛發展,且技術更新換代較快,行業對中職技能操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中職教材內容較為陳舊,不能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以至于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再者,教材內容中實踐內容涉及較少,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當前的中職院校中,電子技術教師師資力量十分充足,但這些教師大多沒有進過工廠或企業進行真正的動手操作實踐,他們只是從理論到理論,不能很好地把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工程實踐中,雖然在新課改下我們提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教師的素質仍然在教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在這些充滿新鮮活力的教師隊伍中添加些實踐能力較強的教師,那么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明顯提高,學生也會更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當前,中職教師大多沒有經過雙師型教師系統培訓或只經過草草培訓,并沒有真正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導致在教學方法上過于單一,有些教師甚至按部就班,將教材內容直接搬下來,使學生誤認為電工電子難且枯燥。
教師之間缺少溝通及相互學習。雖然每周進行教研組開會但每次開會都是流于形式,并沒有讓老師之間進行實質性質的問題探討與學習,導致教師的教學也是只是流于形式。
教學設備方面,雖然學校提供的設備比較齊全,但由于一方面是設備本身的不穩定性與設備管理的不合理性,導致部分設備損壞無法正常使用,這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本文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大膽提出教學改革策略:
在一年級就進行分班,對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教材施教。升學班更注重扎實的理論知識,所學內容應依據教學大綱或考試大綱,此時應選用職業教研室教材進行教育,同時附加實踐內容。就業班需要更多的動手實踐,他們所學知識更應該符合社會的需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特點,結合學校情況,組織本校教師編寫教材,使教材更接近時代發展的需求。
不僅要提高教師的能力素質,還要提高教師的行為素養。每年對教師進行下企業上高校進行培訓學習鍛煉,使教師真正學習到知識并靈活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程教學。比如,采用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興趣小組法、演練法等。比如,在講三極管時,可以采用演練法進行講解,插入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解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時,可采用形象的動畫,講解五部焊接法時,可以邊操作邊講解,然后讓學生動手焊接成品,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在挑選焊接成品時,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焊接出的成品可以被學生直接應用到生活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志愿者小組下鄉鎮或者到社區義務修理設備,在服務的同時,提高學生能力。教師應相互學習。每周組織教學分享會議。專業教師進行座談,說出教學方法,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每周進行一次教師之間的教學競賽,以賽促學。
設備方面應配備專業的實驗室管理員進行管理。在學生實操過程中,實驗室管理員與專業教師共同組織,以減少設備的損壞。引進企業進行包線生產。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知識能用到實際生活中,體會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中職電子課程要以為就業為導向,緊跟時代步伐,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探討出更加適合本專業的教學策略,加強校企合作,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在教學改革的路上不斷反思,增加工作反饋,促進教育教學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