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夢秋
(重慶市北碚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 400700)
教師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創建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打造高水平一流學校的關鍵,而骨干教師又是學校師資隊伍的中流砥柱。以北碚職業教育中心為例,該校是國家級示范中等職業學校,目前正在創建重慶市高水平學校,在創建高水平學校的過程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骨干教師的培養是學校重點建設的項目之一[1]。
不同區域的中職學校對骨干教師的培訓方式各有不同,筆者所研究的學校,當前骨干教師培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校本培訓
以學校為基本單元,以學校教師為對象,將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作為培訓的核心,目的是提升本校教師的綜合能力與業務水平。
2.項目集中培訓
以區域、本省市或國家組織為牽頭單位,圍繞某一個或某一系列項目,依托高?;驅I的培訓組織機構開展的針對性培訓,培訓對象為來自不同學校任教同一專業的骨干教師,目的是提升區域內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
3.遠程培訓
主要是指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營造更加自由的教師自我學習氛圍,確保中職教師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接觸更多培訓內容,自由界定學習方向,并參與遠程教師互動,由此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
4.校企合作培訓
指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中職骨干教師的培訓工作,企業選派專家到校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在中職學校宣傳和推廣行業最新的發展動向和專業技術。同時,中職學校選派教師到企業跟崗,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升教師的理實一體化水平。
1.培訓方式相對單一
大部分被調查者反饋自己所參與的骨干教師培訓多采用校本培訓和教研組內交流探討等方式。校本培訓雖然有自身的優勢,但僅靠中職學校自身的培訓教育資源,往往難以形成相對統一的培訓格局,繼而影響骨干教師培訓效果。在實際問卷調查中,很多教師反饋對當前的培訓效果不是很滿意,這就意味著校本培訓效果有限,難以對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帶來很明顯的改善。
2.校外培訓限制較多
調研中發現,中職骨干教師的校外培訓渠道處于相對狹窄的狀態,在此方面的投入不足。校外的骨干培訓對參與培訓的教師各方面的要求較高,且很多培訓活動的名額有限,大部分中職教師無法參與這些教育培訓活動,喪失了強化理論學習和提高教學技能的機會。
3.培訓內容和方式相對落后
調研顯示,大部分教師認為自己參與過的骨干教師培訓存在培訓內容過時、培訓方式陳舊等問題。部分被調研者反饋所培訓的內容不能有效與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和教學需求相結合。培訓內容理論占比過多,實踐內容偏少,導致實際的培訓教育工作處于相對形式化的狀態,由此影響中職教師參與實際培訓工作的積極性。
4.教師自身存在各類困難
調研中大部分教師反饋自身參與提升進修的機會較少,平時都被大量的教學任務所累,無法抽身騰出時間進行自我提升。問卷調查中還有部分教師反饋參與培訓是來自于上級任務的安排,不是自由自主的選擇,對所培訓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參培動力。
在培訓方式上,學校要綜合運用校本培訓、項目集中培訓、網絡研修、校企合作等手段,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合理選擇中職教師的培訓手段,確保培訓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在培訓過程中要注重不同培訓手段的融合。在培訓組織形式上更加豐富,充分發揮案例研究、學校之間的交流學習、集中培訓、分組教研、師徒帶教等不同組織形式的優勢。
組織培訓前充分征集專業教師的參培訴求,根據教師的實際需求安排培訓。
首先,多給中職教師繼續深造的機會,尤其鼓勵在職教師參與進修學歷學位教育,學校可以從學費補貼,深造補助等方面設置相應的鼓勵機制。有條件的中職學校還可以為教師爭取出國進修的機會,確保教師可以接觸更多前沿性的專業知識,保持專業活力。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訓質量調查機制,在參與培訓之后組織教師撰寫培訓心得,將培訓內容和心得在校內進行分享,開展與培訓內容相關的專題討論等,以進一步提升校外培訓的影響力。最后,深化與企業之間的對接與合作,鼓勵教師深入一線學習,在具體崗位中調整與行業發展現狀不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聯系更多的行業專家和專門的教育培訓機構到校進行培訓,讓教育培訓工作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2]。
骨干教師培訓的重要意義在于讓參與培訓的教師在專業教學水平、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等方面得到及時的提升。因此,正確合理地安排培訓尤為重要。組織安排培訓前,學校應采用多種形式,如問卷調查或個別交流等,了解每一位骨干教師的專業特點和培訓需求,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不同教師發展的特色,為所有骨干教師提供最適合的培訓選擇。此外,要對培訓的內容進行篩選,明顯落后的教學理念或專業知識培訓只會浪費學校的培訓名額和專項經費,也會浪費骨干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在培訓內容上多傾向于教育實踐經驗分享、企業一線實踐經驗、專業發展的最新前沿性知識、教學設計和組織的相關知識等,更新骨干教師的學科基礎知識,提高骨干教師的專業知識理論和實踐水平,促進骨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3]。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中職骨干教師迅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學校要營造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讓教師保持愉快輕松的工作狀態,合理安排骨干教師的工作量,盡量避免大部分精力被擠占而無心于專業提升和綜合能力發展。提高骨干教師工作的幸福感與成就感。同時,通過訪談也發現,人際關系也會影響教師的工作心情和狀態,因此,學校也要對此方面更加關注,打造一個和諧、溫暖、友愛的相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