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飛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中學 江蘇蘇州 215600)
教育是科學,更是藝術。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創造的一個個奇跡不斷告訴我們:教育光有熱情和態度還不夠,還要運用智慧,巧妙地做。而他本人正是這種理念的踐行者,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無疑是教育的藝術家。他用心血澆灌的精湛藝術來祥和與凈化學生的心靈,不遺余力地追求一種高遠的教育境界,一間教室的容量讓他發揮到了無限,因此他才格外受到學生的熱愛,成為唯一一位獲得總統“國家藝術獎章”的教師。我閱讀了整本書,又細細閱讀了這本書的部分章節,發現中美教育面臨很多相似的問題,而測試與分數,競爭與成績,是無論中國教師還是美國教師,都同樣關心著、痛苦著、執著著、奮斗著的問題。而雷夫老師,卻能駕輕就熟,輕松應對。當然,這來自于他課堂教育教學的藝術與魅力。
現在我們的教師,對做題懷著無比的熱忱,認為多做總比少做好。所以,盡管校長室一再要求控制試卷量,但油印室的機器還是從早響到晚。大有一網打盡天下試題的趨勢。可雷夫老師卻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孩子會算了10個乘法題,為什么要他做500個這樣的題?如果他連10個乘法題都不會算,那么要他做500個題意義又在哪里?他推崇的教學原則是重質不重量。因為這樣,他有更多的時間來幫助孩子理解課程,學著喜歡課程。比如他的數學課上,帶領學生玩BUZZ游戲,數字磚游戲,心算暖身游戲,這些游戲超越了數字的世界,不僅做了數學題,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勤勉、思考、傾聽、合作。數學課堂簡直成了孩子們的魔法天地,孩子們充分享受到了課堂的樂趣。
反觀我們的教學課堂,練習、講解,練習、講解,始終在機械、單調地重復著,課堂上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可測試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總聽得有老師抱怨,這道題做過多少遍了,還要錯。我們只知道抱怨學生,卻沒有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不可否認,重復訓練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卻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它只是項事倍功半的乏味工作。如果我們像雷夫老師一樣,花心思去研究課程,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孩子真正對你的課程發生興趣,愛上這門課程,那么,你的課就不再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第一節或第二節,而是每時每刻都發生在孩子的身邊。興趣是開發人潛能的最有效手段,它能將帶領孩子走到教師無法帶領他走到的深度。
我經常在辦公室看到教師手把手指導學生訂正錯題,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正確答案。可到考試時,學生又犯了同樣的錯誤。默寫錯誤的地方,訂正了5遍,下次默,照錯不誤。但我們很少反思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只是一個勁兒地重復正確答案。
雷夫老師告訴了我們避免錯誤再發生的極好辦法,他評講試題時,不僅要回答正確答案及理由,還要進一步說明為什么其他答案是錯誤的,錯在什么地方,暗含了怎樣的思維陷阱。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做題,如果是20道選擇題,他們會視之為80道選擇題。他們的任務是找出20個正確答案和60個不正確答案發生的原因。那些孩子就像偵探一樣,“找出”及“回避”潛在陷阱的過程,讓他們樂在其中。
古人云:知其然,還要其所以然。雷夫老師教育學生,不僅讓他們知其所以然,還更進一步地讓他們知道其他錯誤發生的原因,這實在是高明的做法。高考狀元介紹成功秘訣,其中有一項便是整理錯題,并在錯題旁注明自己的錯誤原因。這與雷夫老師的做法可謂異曲同工。
英國教育家愛德華·德波諾認為:“教育就是教人思維。”愛因斯坦也說過:“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可我們老師總把獲得知識放在學習的首位。所以包辦代替、越俎代庖行為屢見不鮮。教師不能容忍學生答出錯誤答案,或出什么差錯。看到學生出現錯誤時,就迫不及待地告訴他你錯了,你應該怎么做。教師無情地剝奪了學生的思維探索過程。特別是在僅有的45分鐘的課堂上,我們常常用這樣看似冠冕堂皇的話“由于時間關系”,來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力,學生只能被迫接受老師的板演和講解。
第56號教室里,飛不起來的火箭不是失敗,只有當學生停止解決問題的嘗試時才是失敗。雷夫老師認為,失敗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他會看著學生犯錯,卻能忍住不去幫忙,而是讓學生自己摸索、嘗試,最終獲得勝利的喜悅那是可想而知的。
現代教育家提出,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張家港教育界甚至提出教師一堂課的講話時間不得多于15分鐘,我想正是為了保障學生學習、思考、探索的權力。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嘗試、獲取的過程,允許學生失敗,是老師的一種境界。
延長學生學習時間,加大學生練習數量,雷夫老師認為,這種讓學生學得索然無味的唯一真實的目的,是讓教師落得輕松。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恰恰反映了我們自己的不足,如果我們要學生有更好的表現,我們就必須教得更好。而要教得更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思考,需要我們花費心血去嘗試找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一旦我們明白了這個觀念,并將能量放在孩子和學習過程上,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將隨之更上一層樓。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覓得一位良師益友。《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認識了雷夫老師,讓我學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雷夫老師無疑是教育界的精英,他已然站到了教育的一定高度,他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的人生有深遠影響,必將燭照學生的人生。他的高度,我們普通教師也許難以企及,但并不妨礙我們向他學習。他的教育教學理念,可以成為我們教育行為的指導,我們要追求教育的藝術,享受教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