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科勤
(白銀市白銀區第十幼兒園 甘肅白銀 730900)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行,很多幼兒園已經逐漸認識到教研活動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力量的重要意義。但在實際的教學改革過程中,仍有很多因素影響了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一部分幼兒園由于缺乏教育觀念的支撐,將教研活動當成了走形式的“面子工程”。組織者在教研之時,存在沒有為教研活動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流程的問題,也沒有考慮到教師本身就要負責十分煩瑣的日常教學任務,在參加教研活動時也存在不會主動參與討論研究的情況。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幼兒園也很難通過教研互動提升園所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及時改變這種現象,幼兒園方面可以從教研互動的環境、方式、后續應用這三個角度出發,對傳統的教研工作進行優化與完善。
想要在幼兒園內開展更加有效的教研工作,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擁有更加科學的教研環境。完善的教研環境是開展現代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對以往的幼兒園教研工作進行完善。
首先,幼兒園要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明確認識到不同教師的實際教研水平。只有充分了解到現階段教師的具體能力與實際需求,接下來開展的研討活動才能具備高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園內兒童的實際情況,制訂更加系統化的教研計劃。
其次,幼兒園方面要做好充足的物資保障。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眾多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幼兒教育領域也有了更多的教育資源類型。幼兒園方面要充分考慮到現代教師的思維習慣,周期性地為幼兒教師訂閱教育雜志與合適的視頻及音頻資料。
再次,在教師有外出學習的必要時,也要保障教師的出差經費為教師提供更加良好的教研準備。只有沒有顧慮的“走出去”,才能有更加扎實的“引進來”。
最后,為了保障幼兒園教研工作的健康發展,幼兒園組織者務必確保日常的教研及教學工作能夠規范化與制度化。只有將教研的前期準備、教研期間的具體方式、教研后的學習工作通過科學的程序固定下來,才能真正發揮教研活動的實際價值。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幼兒園的全體教師對活動的總結與升華,讓數量更多乃至全園的幼兒享受到教研的成果。這就代表教研工作的形式與方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從幼兒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才能使得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幼兒,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教研并不是單方向的信息傳遞,而是更加多樣化的交流活動。為了提升教研工作有效性而制定的詳細的管理制度,需要服務于教研活動過程中的具體需求。只有打破“一言堂”的教研現象,才能讓更多的教師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教師的能力提升。教師必須認識到的是,他們所面臨的受教育對象是3~6 歲的幼兒,要緊靠《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實際,才能更好地讓教研活動發揮效用。
為了保證教研工作的實際質量,教師也應該對教研活動的流程進行系統化的預設。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以下幾點因素。首先,教師必須明確本次教研活動的目的。其次,教師要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明確需要實現哪方面的自我提升。最后,教師要有目的地參加此次教研活動,提前準備好活動所需要的資料。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保證每一名教師都能在教研過程中言之有物,真正地利用教研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水平。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教研工作結束后的實際應用也是影響教學活動實效性的主要因素。理論經驗與實際操作雖然有著很強的聯系,但卻并不代表是一成不變的。很多教師在教研過程中,認真吸收了很多先進經驗,在討論與反饋環節中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而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為了更加有效地避免這種現象出現,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好教研工作結束后的理論內化及吸收工作,結合班級的具體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充分發揮教研工作的具體作用。
首先,教師必須對教研內容進行合理的預設,通過教育教研的形式,對一些實際的教育問題進行探討。例如在聽了“與兒童正確溝通”的講座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溝通問題,與已經習得的教研經驗相融合,進行再遇到這類問題的討論與分析。
其次,教師要從教研經驗的角度出發,結合以往的教學經歷進行審視,并且通過對比得出教研經驗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內容。
最后,園所方面也要給教師一定的提升時間,以檢驗教研交流所帶來的成效。在這一階段中,教師也要對相關教研理論進行后續的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地讓教研經驗融匯于班級的具體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教研活動作為提升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值得教師為其付出更多的教學精力。只有從教師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在更加完善的教研制度指導下,開展合理的教研活動,才能幫助幼兒教師掌握更多的教育經驗。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提升教研活動的實效性,也能讓更多的教師實現自身教學水平的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