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佳
(瑯琊路小學威尼斯水城分校 南京 320111)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題教學對學生非常有益,應用題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加強應用題教學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若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加上教師的耐心教學,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必將快速提升,為今后學習生活帶來很大幫助。當今時代發展迅速,社會各界都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關注,因此,教師應該對每個學生都提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應用題的教學方式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生一看到應用題就“搖頭”,好多學生面對應用題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去解決。老師面對應用題也很無奈,一部分學生怎么教都不會,一些教師也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面對應用題時往往會陷入一種刻板思維,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因此就對應用題產生很強的排斥感,對應用題失去信心。一些教師想通過題海戰術來解決這個問題,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應用題作業,這樣對于那些學習效果較好的學生肯定是有幫助的,但對于那些學習效果較差的同學反而是一種“折磨”。這樣會大大打擊學生對于應用題的熱情,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很不利。
應用題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有很大作用,通過應用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對應用題的教學有助于快速解決實際問題。有相關研究表明,一些學生之所以難以解決應用題,主要問題是理解題意不全面,許多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發掘不出來,解決問題受到很大的阻礙,這就導致各個學生解決應用題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要學會分析題干,找出隱藏條件,再利用相關的數學算式列出相關的條件,找出最佳的解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領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要讓學生完全理解解題思路,而不是僅僅解出問題。在給學生講解時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話,使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來表達題干中的數學知識,讓學生以放松的心態融入到解題氛圍中去,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解題能力。
小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愿意去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盡最大努力思考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選取教學事例時要盡可能地貼近生活,以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要注重圖文并重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會對圖畫產生較強的興趣,在分析一些問題時使用圖畫的方式能加深學生的理解,提升掌握知識的能力。應用題的有效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找到合適的方法,確保應用題教學有效地開展。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經常會遇見一些較難分析的題目,這就要求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化繁為簡,比較常見的有設變量法和圖解法。學生在遇到難以分析的題目時,應根據已知條件畫出圖形進行分析,將抽象問題化為具體,從而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而對于一些已知條件較少的題目,可通過設變量求解。
例如,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課本中的一個題目:果園里原有梨樹和橘子一共150 棵,梨樹占總數的三分之一,昨天又種下了一些梨樹,現在梨樹占總數的五分之二,問現在有多少棵梨樹?我們可以假設昨天種下了x 棵梨樹,列出方程式(180+x)×2/5=180×1/3+x,一步一步計算72+2/5x=60+x,解得x=20,再經過簡單的計算180×1/3+20=80,最后進行作答:現在共有梨樹80 棵。這樣通過設變量求解就使問題變得簡單易懂。
有效教學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能夠發揮較大的作用,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幫助,應該在大范圍內進行推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對應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最適合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變得簡單,使學生愿意主動去思考去解決問題。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讓學生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產生興趣,師生共同努力,使我國教育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