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蓉 高藝晗 蔡 晶 張 璇 張佳莉 賈曉飛 馬金良 周 伊
(1.西安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021;2.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 陜西西安 710021;3.西安醫學院基礎醫學部 陜西西安 710021)
“互聯網+教育”促進在線教育大爆發,尤其在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成為了勢在必行的教學手段,微信作為即時通訊軟件在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使得微信公眾號越來越成為了一個良好的移動學習平臺。微信平臺與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1]。幫助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利用互聯網優勢建設一個輔助病理學課堂教學、促進醫學生病理學學習的微信公眾平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病理學是現代醫學教育主干課程,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科學[2],在醫學中占據重要地位,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傳統病理學采用直觀性的圖文資料、觀察大體標本和病理切片進行教學。隨著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大量病理學圖文資料、標本切片等可以數字化,通過互聯網傳輸以供閱覽。網絡自主學習是當前教學領域的重要教學方法,潛移默化變革著病理學的傳統教學模式[3]。病理學微信公眾平臺通過制作和匯集各類教學資源,用活潑有趣方式以多種形式如圖片、文字、視頻、動漫等推送醫學知識,建立以病理學為中心、融匯醫學多學科、拓展醫學前沿、實現知識交互的資源開放平臺。平臺及時發布學生關心的最新信息,符合大學生“口味”,順應學習習慣,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學習融入生活點滴中,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使學習變得更方便、快捷,易于接受,加深對病理學知識的鞏固掌握。
首先在微信平臺上注冊了名為“病理伊課堂”的微信公眾號,設計了logo。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該平臺。公眾號界面設計了“病理課堂”、“微觀世界”和“病理助手”三個模塊。“病理課堂”模塊涵蓋病理課件、微課視頻、思維導圖、自測自練、答疑解惑等欄目,主要發布知識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混淆點等,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掌握重點難點,提高學習效率。“微觀世界”模塊包括病理閱片和病案分析欄目。病理學實驗課課時有限,學生閱片受限制,有一定難度,“病理閱片”可指導學生正確辨認病變,提高學生閱片的準確性和積極性;“病案分析”通過臨床病例訓練學生臨床綜合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病理助手”模塊匯集醫學趣聞、醫學常識、醫學前沿等方面的信息,內容具有趣味性、多樣性和專業性,從多方面普及醫學知識,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加快捷的了解醫學行業和醫學領域的發展情況。
“病理伊課堂”專注于病理學習,組織各種學習素材,編撰推文,定期發布思維導圖、教學課件、病案分析、優秀繪圖、微課視頻、醫學百匯等內容,教師制作或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病理學知識制作微課,濃縮課堂教學內容[4],適用于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教師輔導學生編撰“思維導圖”,通過邏輯思維理清章節知識主線,將零散的知識點歸納總結按章節集結成圖,發布在微信公眾平臺幫助學生課后復習。“自測自練”提供課后相關習題的及時推送,有助于學生鞏固對知識的記憶;“答疑解惑”收集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者誤區及時進行糾錯。在教學探索中還增加了“優秀學生實驗報告展示”,從中篩選出來的優秀報告供同學借鑒學習。學期末“病理伊課堂”總結知識點推出“期末沖刺”,一方面將病理學總論和各論的知識以思維導圖方式匯總,方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總體復習回顧;另一方面匯總病理學實驗觀察的切片和標本內容,便于學生自主學習,順利完成病理學實驗考核。
微信公眾號平臺根據病理學課程進度相應跟進,更新推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環境閱讀觀看相應的多媒體資源,按照自己的現有能力去接受信息,可以反復觀看,自行調節學習進度[5],并進行自測自練、答疑解惑。通過平臺留言、調查問卷等方式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反饋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對課程講解做出調整和改進,合理規劃教學計劃。學期進行始終,可全程評測,是病理學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病理伊課堂”在這次疫情中凸顯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得到了同學們一致好評。在不能進行線下教學的情況下,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形式的學習資料,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便于隨時線上學習。在師生開展的調查問卷中,87%認為病理學微信公眾平臺對學習病理學有幫助;81%認為公眾平臺有助于提高對知識理解和記憶;80%認為公眾平臺有助于掌握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對各種學習平臺使用便捷性方面的調查中,微信公眾號名列前茅,83%的人利用閑暇碎片時間閱讀病理學微信公眾號,認為病理學公眾號比其他學習平臺更便捷,更有幫助。
病理學微信公眾平臺區別于傳統的病理學習方式,使學習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病理學微信公眾平臺的創建與應用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提升了教學質量[6]。不僅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也有利于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讓學生保持了學習病理學的興趣和熱情[7]。把傳統教學方式和互聯網學習相結合,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為病理學教學改革的探索提供了新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