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武達
(江西省高安市石腦鎮初級中學 江西宜春 330818)
當下,我國各學校均在致力于落實新課改,其主要目的在于切實提升本校教學質量,進以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為其未來高階段的學習、走向社會做好奠基。初中物理,是學生系統性進行物理學習的起點,也是培養其學習物理學科興趣的關鍵階段。因此,以學生在學習中的訴求為側重,展開關于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物理教學中以問題為“支架”,銜接“學”與“思”的著力點,有利于在多元趣味的課堂活動中開啟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造思維,培育探究實踐能力[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由淺入深地啟發學生思考與探究,從不同角度去把握物理知識、運用物理知識,激活科學思維,提高學習實效性。例如,學習“氣體壓強”相關知識,大多學生對“壓強”感到既好奇又疑惑,教師要抓住這一特性為教學切入點,以問題為啟發,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如:“現實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壓強的存在嗎?請舉例說明”。有了問題的驅動,再加上鏈接實用的生活背景,學生的興趣點一下子被激活,帶著好奇心投入實驗操作,真實地感知壓強的存在。同樣在操作過程中,也以不斷質疑、不斷釋疑為載體,大家全身心地融入了問題情境,更主動地學習知識、更主動地思考問題,促進學生逐漸生成科學思維,實現有效學習的根本目標。
眾所周知,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運用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各個階段,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教師將微課運用在課前,即讓學生結合微課內容,完成相應的物理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也應注意:由于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面臨較多的困難。為此,教師可以運用現代通訊技術,時時與這部分學生保持聯系,并積極與他們溝通,讓學生反應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促進整體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例如,在講授“相對運動和靜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考慮到此部分內容較為簡單,因而,運用微課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的課下學習更具有方向性,教師制作微課預習單,讓學生結合預習單的內容,進行相應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點,微課內容的選擇。在微課內容的選擇過程中,教師應深入了解“相對運動和靜止”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和重點的基礎上,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制定具有適切性的微課內容。第二點,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可以運用現代通訊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并解決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統計學生在微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第三點,注重引導性。在再次上課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邀請典型性的學生,分享個人的學習成果,并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從而真正增強教學的精準性,也真正解決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問題,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在線教育等的發展,多媒體已成為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同時不斷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新鮮的血液,為實驗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途徑[2]。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多媒體的教學有著自己優勢,結合實際探究、學生實驗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分析現象、探究結論、總結規律,提高掌握。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自身專業業務透徹,經驗豐富,教學質量高。還有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吃得透,制作的課件比較吸引學生,極大地輔助了教學課堂。例如,在“電磁感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及發明發電機的過程制作成一個專輯,以視頻展示的形式,吸引學生,以學生所熟悉的形式告訴學生,探究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對探索未知的興趣,構建起核心素養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借助多種形式,詳細展現“為什么”,全面增加學生對原理、現象和知識的深入理解。以課程為主,借多媒體教學優勢的輔助,豐富教學形式和物理教學內容,提高物理教學課堂的新穎性和多樣性。
總的來說,初中的物理學科的學習已經變得越來越輕松,只要物理教師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積極探索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利用多媒體等豐富的教學手段來為學生打造生動有趣的情景教學,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和進行課堂教學后的反思,就能夠快速提升教學效果,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使得物理教學工作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