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瓊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學 福建莆田 351144)
素質教育是現代學科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如何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適應自身發展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古詩詞與現代文章不同,其中蘊含著非常美好的意境與情感,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具有促進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學習情境,將古詩詞中的意境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并主動探索古詩詞的結構、語言,感受我國傳統文學的魅力,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
例如,進行《氓》這一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閱讀文本,使學生在流暢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翻譯,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1]。當閱讀結束后,則引導學生扮演古詩詞中的角色,年輕的女人、將要出征的男人、家中老人等,然后就古詩中描述的內容進行情景表演,將年輕女人從未嫁到出嫁后經歷的種種全部呈現出來,將故事中文字意境直觀化。當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對學生問道:古詩詞描述內容非常的有意境,在我們閱讀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代入其中,感受年輕女孩結婚后經歷的種種,你們覺得古人在情感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嗎?學生1:我覺得古人表達方式非常的優美,通過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將整個故事都表達出來,非常有意境。教師:你們在這首詩歌中學到了什么?學生2:我覺得作者是想告訴我們不要因為愛情失去了自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其他人。學生3:我覺得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不應該因為愛情失去了其他的一切。教師:這篇文章的語言、意境、結構非常的優美,作者是想通過一個女人悲慘故事告訴我們愛情雖然美好,但是也要有彼此的空間。在現代,我們遇到的可能不是戰爭,而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愛別人的同時,也要保持自我。通過學生情景表演,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內涵與意境,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情感,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愛情觀與人生觀。
在古詩詞教學中,討論活動開展,不僅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提升自身總結素質。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習,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運用課堂討論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就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布置課堂討論任務,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互動,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2]。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促使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例如,學習《荊軻刺秦王》這一內容時,在基礎知識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第一,結合文章的對話、動作、神態,分析荊軻、秦王是什么樣的人?第二,你對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有什么看法?第三,你從中學到了什么?確定學習任務后,則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說出自己的想法,并進行匯總。當學生討論結束后,則引導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討論內容進行總結。其中一個小組學生說道:我們小組認為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反映出荊軻對國家的熱愛與智慧,但是也可以看出秦國統一發展的決心。學生2:我覺得荊軻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策劃了刺秦王這件事,雖然最后被殺,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對國家的熱愛。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使其思維得到發散,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促使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其不僅對學生審美意識、思維能力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擔任著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借此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對此進行探究學習,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并主動傳承與發展文化[3]。對于學生來講,古詩詞學習充滿著神秘,其中蘊含著非常的道理與情感。但是因為學習經驗不足及古詩詞自身的特點,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參與古詩詞知識學習欲望不高。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可以解決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古詩詞中暢游,感受其中神秘,并提升對文化傳承發展意識。
例如,學習《燭之武退秦師》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燭之武退秦師的影視片段,并引導學生結合古詩詞內容,感受作者對此對這一故事寫作情感與意圖。當視頻播放結束后,對學生問道:同學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燭之武的聰明才智,若是你遇到這樣同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想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促使學生文化傳承意識情感發展。
總而言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情景創設、課堂討論活動及良好學習氛圍營造的方式,滲透語文學科素養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古詩詞學習技巧,形成適應自身發展的能力與品質,為更好學習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