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兵
(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 重慶巫山 404707)
新課程改革給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質量和效果,還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情感態度進行培養。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除了高中數學知識難度較大之外,還因為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要想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當前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十分枯燥,加上數學知識本就抽象、難度大,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甚至是產生抵觸情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的效果。還有部分教師并未全面掌握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中對于現代教學手段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存在不足,限制了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教師更看重學生的成績。尤其是面對高考的壓力,讓學生的成績變成各方關注的重點,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性,給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去了消極影響,讓他們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1]。
高中數學對學生的推理以及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想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就需要設置趣味化的生活問題。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時,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運用生活中的現象或者是事物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對于問題分析以及解決的欲望。比如,在學習“線面平行判定定理”時,教師就可將一本書平放到桌子上,之后翻動書頁,讓學生觀察書頁外側和書所在平面的關系,之后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怎樣判定一根直線與一個平面是不是平行?若是書頁外側的直線和書面中的一條垂線垂直時,是不是能判定書頁外側與書面平行?”,因為是和生活有關的情境和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并得出結論。
高中數學知識難度大,包含很多的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很多學生雖然花費了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習效果依然不理想,容易打擊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為了改變現狀,教師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手段,比如,微課,就是一種流行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學的活力。微課具有顯著的優點,如,時間較短、內容精煉、情境生動、目的性強、主題鮮明等,適合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的制作以及設計微課。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概念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方法。指數函數是學生接觸的首個基本初等函數,比較抽象、復雜,學生在學習中會碰到很多的困難,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就要將“理解指數函數概念”作為側重點,將“指數函數概念中底數的取值定義域的取值”設置為難點,圍繞重難點設計微課內容。第一,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細胞分裂”的動態影像,讓學生發揮想象,主動得出指數函數的基本表達形式,即y=ax 。第二,運用視頻演示引出其概念,形如:y=ax(a>0 且 a≠1)(x∈R)的函數,再分別給學生演示相關的性質,例如,遞減、遞增、定義域等。微課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概念,實現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以及技能的教授,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和提升。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教學,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提供學習自由以及空間,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協調和小組合作能力[2]。比如,在學習“向量加法和減法”知識點時,因為學生之前學習了向量的相關概念,了解了概念的辨析判斷,在這節課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以及三角形法則”,教師就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數學基礎情況,科學的給學生劃分小組,各小組內要包含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劃分學生的層次。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學習基礎知識,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學習和掌握重點知識。還可以自由組合,各小組成員明確后,教師再依據教學內容,適當的點撥以及指導學生,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當前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然而實踐證明,教師的工作量并未減少,還需要多花時間思考怎樣收集信息以及整合網絡資源。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關系”時,前一天教師就給學生布置導學案中要完成的任務,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要了解他們的任務完成情況,發現很多學生不清楚函數單調性和其導函數正負關系的內涵,對此,教師就可以查閱有關的文章以及視頻,利用幾何畫板制作動態展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知識較為抽象、復雜,這也讓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存在較大難度。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發展需要,因此,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的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