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娣
(山東威海高區第二實驗小學 山東威海 264200)
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造了有利條件[1]。微課這一新型教學資源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微課輔助教學的作用,拓展課堂教學資源,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促使學生更迅速地掌握重難點知識,帶動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升。
數學教學中包含大量內容抽象、繁雜的知識點,給學生的快速理解及吸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微課具有短小精簡、概括性強且生動、直觀的特點[2],能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資源拓展并生動解析,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可將重難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班級群中,供學生靈活安排時間,隨時播放收看,指導其新課預習、復習,對教學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在微課中加入鐘表的動畫視頻,通過不同方位的展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鐘表上時針、分針的角度,時針與分針所夾角的頂點位置及角的兩條邊的位置。學生會發現,兩條邊的開口增大,角也增大。教師再在微課中將兩個角模擬重疊或延長角的兩邊,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兩個可以完全重疊的角是同樣大的,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通過微課的動畫模擬,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一知識點。這體現了微課相較于傳統口頭講述教學的優勢。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可用微課輔助教學,有效挖掘并拓展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式學習。在設計與制作微課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資源,以豐富學生的理解和認知,使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體驗。例如,在“公頃和平方千米”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由于學生認識公頃及平方千米兩種單位的概念有一定難度,如果不改善教學模式,就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困擾,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和認知特點,拓展這一知識點的教學資源,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例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認識與理解。在設計、制作微課時,教師可融入相關視頻及圖片輔助教學,直觀展示北京和上海兩地的距離為2 145.2公里,如以千米為單位,則用km表示。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對計量單位的概念產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在設計、制作微課時,教師可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解析,并以動畫、視頻及圖片等形式進行生動、直觀的呈現,繼而導入教學內容。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使其保持良好的注意力,順利突破重難點。教師也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成課后練習微課,幫助學生梳理課堂所教的知識點,提高復習質量,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理解。例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章節的教學中,為增進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概念及特征的了解,教師可以微視頻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物體,并就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展開交流,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積極性,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微課拓展教學資源,增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強其在生活中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例如,在“認識分數”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本節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可在微課中插入一段“豬八戒吃西瓜”的動漫,展示豬八戒吃西瓜時將西瓜分為兩半的動作,并在畫面旁邊配上文字說明,要求學生思考其中的一半是兩部分西瓜中的幾份。此時,教師可暫停微課播放,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后,教師再繼續播放課件,展示正確答案,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一個西瓜分成兩半,其中的每一塊都為整個西瓜的1/2。這種教學模式賦予教學以生動性和童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深化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感性認識,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及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微課的應用策略,更好地發揮微課輔助、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