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渝北區花園小學校 陳 杰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于“聽”的意義,不管我們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學會傾聽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需要感知外界的情況,收集外界的信息,從而作出合理的判斷,并采取一定的行動。我們人類通過耳鼻眼口手收集外界的信息,每一種感覺器官非常重要。我今天要給大家談的就是關于“耳”這一器官在生活中、學習中的重要性。
◆《說文解字》里這樣解釋:字義:心思靈巧,能夠很快地辨別他人的話語的意思。察也,從耳悤聲。倉紅切。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①〈書〉聽覺。②聽覺靈敏。③聰明,心思敏捷。
◆我們從這個字的結構上來分析會發現,這個字可拆成4個部分進行解讀。首先左邊是“耳”部,也就是先聽別人說;然后右邊上面“丷”,就是眼睛,用眼睛去看;再就是“口”,也就是說用自己的嘴巴去問別人,不懂的就去問,表達自己的意思;最后就是“心”,也就是說用心去思考。總體來說就是先用耳朵去聽別人說,再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再用自己的嘴表達,然后再用自己的心去想,這樣下來就是一個聰明的人。在這4部分中,“耳”作偏旁,占這個字的一半,可見用耳聽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一個聰明的人,首先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了解別人的方式,更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智慧。朋友之間需要傾聽,父母與子女之間需要傾聽,愛人之間更需要傾聽。傾聽是一種了解別人的方式,更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智慧。對于自己來說可以站在對方的觀點看問題,避免主觀臆斷,懂得傾聽是成熟的標志;對于別人來說,善于傾聽的人給他人提供了一個緩解壓力、獲得寧靜的港灣,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友誼。
戴爾卡耐基告訴人們如何成為一個談話高手,那就是學會傾聽,鼓勵別人多談他自己的事。卡耐基舉例說,一次他在紐約參加一次晚宴,碰到了一位優秀的植物學家。他從未跟植物學家談過話,于是凝神靜聽,聽其介紹外來植物和交配新產品的許多實驗。午夜晚宴后,那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恭維卡耐基,說他是“最能鼓舞人”的人,是個“最有趣的談話高手”。卡耐基幾乎沒說幾句話,他只是非常注意地聽,由此可見聽也是說話的一種方式。事實上,那些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人總是賓客盈門、朋友眾多,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與尊重別人、平易近人的人交往。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學會傾聽。”“傾聽”即是細心聽、用心聽。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開發思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那么,我們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呢?
①教給學生“聽”的方法:我們教師注意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時表揚那些認真傾聽的學生,樹立榜樣,并予以適當獎勵。遇到個別學生不認真傾聽的,給予糾正,并及時找其談心,了解原因,對癥狀下藥。
②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傾聽的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常常采用兩人合作的方法,效果也比較理想,一人講一人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當然,教師也應及時表揚那些在合作學習中認真傾聽的學生。
③教師做榜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許多老師比較關注的是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更不大注意引導學生如何聽,如何想,很少鄭重其事地表揚那些專心傾聽的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因為忽視傾聽的作用,而變得學習態度浮躁。因此,老師在與學生對話時,也要認真傾聽,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
總之,傾聽是一門藝術,在傾聽中沉思,在傾聽中體會,在傾聽中質疑,在傾聽中升華。讓自己學會傾聽,讓學生學會傾聽,是值得我們為此深刻思考,不斷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