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豐
(百色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廣西百色 533000)
高校創客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陣地,對創客教育負有歷史使命,是實施創客教育的主力軍。但是對絕大多數地方高校而言,創客教育還是一個“新事物”,也是在實施當中不斷摸索的,當中也遇到許多的瓶頸和問題,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創客教育師資問題。眾所周知,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是創客教育的關鍵,它關系到創客教育的成敗。創客教育的整過教育過程不僅涉及到創客教育專業知識、能力,還涉及教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創客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本身的創新能力和高超的授課水平。高校創客教師是創客教育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校創客教育的成效。因此,解決好地方高校創客教育師資問題,對創客教育發展十分重要。
地方高校創客教育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創客教育思想認識的不足,導致創客教育在資金安排、制度建設、教師“地位”、教學質量等方面受到嚴重影響,也影響了創客教育師資的發展。思想認識不足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四方面:
第一,從地方高校層面來看,地方高校現有體制導致高校對創客教育重視不足。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地方高校主要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側重點在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創客教育的開展方面持保守態度,也沒有對創客教育加大投入力度[1]。主要表現為地方高校宣傳力度不夠、相關制度體系不完善、資金投入低、照搬西方模式,缺乏自主創新等方面。而創客教育是站在創新時代發展的前沿,提出了指向培養創新人才這一核心理念,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結合地方特色貫徹這一創新理念[2]。由于學校層面認識不足,也導致了創客教育教師缺乏主動學習鉆研的動力,難以了解國家有關創客教育的理念,更無法在學生創客教育上做出高質量的指導。
創客教育教學管理層面來看,缺乏系統的考評機制。現在地方高校雖然啟動了創客教育,但是由于創客教育本身也是新事物,缺少科學的制度設計,特別體現在創客教育的評價機制上。這就導致創客教育教師的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導致老師們在創客教育方面干勁不足。
第三,從教師層面來看,創客教育的教師容易“邊緣化”。一般地方地方高校都把創客課程作為“副課”來對待,在考核方式也相對寬松,學生學起來壓力小,相應的教師“成就感”不強。目前創客教育教師主要由其他專業的專業教師、輔導員兼任,這些師資既缺乏完備的創客教育理論知識,也缺乏創客教育的的實踐經驗,極大地制約了創客教育的健康發展[3]。由于創客教育老師由專業課老師兼任,而這些老師往往更加重視自己本專業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對創客教育往往流于應付式。
第四,從社會方面層面來看,社會對創客教育認可度偏低。目前企事業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素質方面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專業能力方面和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考查。雖然各種崗位都離不開創新能力,雖然創新精神雖然也是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方高校畢業生所就業的企業一般規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研發投入幾乎很少,所以也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或者將創新能力放在次要的位置去考核。
這與創客教育本身的特征有關。因為目前所有創客教育的師資來看,創客教育師資與各專業特征緊密相連,這就使得創客教育與專業結合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使得創客教育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和模式。目前,地方高校教師由于畢業于傳統專業,更熟悉本專業的教學,創客教育和實踐經驗不足,無法給創客們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有效指導[4]。在教學方法方面來說,很多高教師由于習慣傳統教學模式,對新的教學理念、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技巧把握不足,也不能很好的將創新創造理念融入教育教學中。而創客教育是一種幾乎無法通過傳統教學模式就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育。這些因素都導致創客教育老師在創客教育方面的專業技能不行和教學能力不足。
創客教育是一門與專業緊密結合的教育。但是不少地方高校全校按照統一的模式來推進創客教育,有些高校甚至按照通識教育的形式進行開設,沒有做好與相關專業相融合。事實上,創客教育需要與專業教育進行整合和系統設計,遵循針對性、發散性、適用性原則,通過師資與項目融合、理念與課程融合、實踐與體驗融合、引導與制度融合、平臺與資源融合、形態與文化融合等多種融合方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5]。這是一項很大的系統工程,地方高校很難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
從學校層面來說,首先,需要安排資金來扶持創客教育發展,主要包括創客教育設備設施改造、創客教育宣傳等方面,營造學校良好的創客教育氛圍;其次,需要完成創客教育管理制度,重視創客教育教師的發展。從教師自身來說,需要提高對創客教育的認識,加強創客教育的鉆研,不斷提高自身創客教育能力和水平。再次,加強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讓學校創客教育成果為社會所認可,特別是通過社會媒體加強創客教育宣傳,從而營造良好的創客教育氛圍。
首先,安排創客教育教師專門的交流、學習、討論的創客空間,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將創意轉化成現實。其次,加強創客教育的實驗器材、設備的采購力度,改善試驗條件,讓英雄有用武之地。再次,重視創客教育的科研、項目申報等工作,并且為創客教育成果轉化、創業、專利申請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首先,地方高校可以在本校物色有創客精神和創客態度的教師,鼓勵他們不斷學習,探索適應本校教學的創客教 育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其次,可以組織教師到創客教育比較前沿的地方高校或工作室進行學習交流,觀摩參加他們組織的創客講座、創客論壇、創客大賽等活動,增強本校教師與校外創客大師的溝通學習,拓寬知識面,激發創新思路,并將其更好的運用到創客教學中去;最后,地方高校還可以邀請校外的創客專家來地方高校為師生進行指導,或者聘請校外有創客經驗的創客高手為兼 職創客教師,增強地方高校的創客師資力量。而在創客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講座、競賽等創新方式,將專業知識與創新實踐相結合,既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又要 在實踐環節中尋找全新的操作方式和創意,有效提升創客教學效果。
學校的評價體制無疑是老師發展的指揮棒。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鼓勵教師進行創客教育深度研究,讓創客教育多學科、跨領域、縱深發展。首先,對創客教學成果予以認定,對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重獎,把創客教育課程給予專業核心課程同等地位,安排相關經費予以建設。其次,創客教育教師在職稱評定等方面要適度傾斜。再次,對創客教育的研究予以校級項目立項,鼓勵老師針對創客教育進行科學研究。
創客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考慮到專業特點與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互聯網 +”、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構建新的眾創空間,促進創客教育和專業教育在思維、空間、平臺和內容等方面的深度融合[6]。要強化教師的專業融合能力,離不開學校集中打造科學的創客教育專業融合體系,需要學校各專業結合各專業的特點,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點和當前的互聯網、大數據知識,構建新的“創客教育 +專業教育”課程體系,而且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范式上推進全方位的創新,這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