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源
(貴港市江南中學 廣西貴港 537100)
高中主題班會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形式之一。通過開展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為主題的班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素質,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奠定良好的基礎。高中班主任注重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能夠讓高中生的思想得到質的升華,推動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同時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推動他們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推動學生的思想走向新的境界。
雖然在高中階段校園內會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但是班級內的同學參加活動的機會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學只能作為觀眾欣賞節目。開展以培養學生責任感為主題的班會,可以給班級內的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在積極參與班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內到外的引導學生將個人優勢完全的展示在課堂上。同時也與責任文化教育相融合,相比于普通的班會更具有教育意義。
為了讓高中生在畢業之后迅速的融入大學生活,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公共責任、集體責任、環境責任等。學生在參與主題班會的過程中可以真切的感受責任的存在,充分的認識多元的責任,幫助學生培養責任文化意識,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開展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為主題的班會,教師將方案策劃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集中班級內所有同學的優勢。在班會策劃和落實的過程中,同學之間增加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通過不斷地改進方案,相互配合,使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班級責任感,讓整個班級在一個良好的循環中得到發展。
主題是影響班會開展的核心因素。教師要明確班會的主題并緊緊圍繞主題展開方案的設計,基于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開展高中主題班會,實現提高學生責任素養的目的。
當學生剛由初中步入高中時,可能會無法快速地適應高中快節奏的生活,同時,對高中生活也會產生好奇。在這個時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現狀開展校園教育的主題班會,例如:校園責任、生命責任等班會。當學生正式地適應高中生活后,可能會出現戀愛問題或者無法融洽的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這個階段教師應該開展樹立高中生正確的戀愛觀以及融洽同學關系的主題班會,比如同學責任、戀愛責任等主題班會。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當高中生步入高三階段,可能會面臨著許多考試的壓力,有可能出現厭學焦慮、不安的心理。這時教師就應該開展學習責任、心理責任、舒緩高考壓力的主題班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從容面對高考,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
當教師確定班會的主題后,有必要對班會的任務項目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如何策劃責任文化的教育,針對提高學生的責任做初步的規劃。為了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把策劃的任務交給學生,學生組成責任文化素質團隊,主要負責活動方案的構想。任何項目的開展都需要一個嚴謹的計劃,具備這個要素能夠推動活動有序順利地進行,最終實現活動開展的目的。當學生寫好活動方案的策劃書之后,教師要進行仔細的閱讀,并對學生提出修改意見,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方案的修改,只有活動方案經過反復的修正和反思之后,才能真正的得到學生的認可,提高學生的活動策劃能力,同時在不斷地修改中也可以提高學生責任團隊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責任主題班會開展結束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對學生開展責任文化教育的工作成效,并及時的發現問題,推動責任意識主題班會的改善。我們選取一所高中學校校進行實驗,選取一個班級開展一系列同學責任、社會責任、校園責任等主題班會教育,并由這個班級作為實驗班,選取另一個不開展系列主題班會的班級作為參照班。之后對兩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問卷中的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出去玩不小心掉到了河里,這時你該怎么辦?實驗班里有60%的同學選擇大聲呼叫尋找周邊的人尋求幫助,23%的人選擇打120或者找工具救人,只有17%人選擇見義勇為馬上下河救同學。而參照班47%的同學選擇見義勇為馬上救同學,23%的同學選擇撥打110或利用救生工具救人,30%的同學選擇大聲呼叫尋找幫助。從這個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實驗班的同學更具有責任意識,他們不會盲目沖動的選擇直接救同學,而是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在救他人。
一本好書,能收獲知識,獲得精神的滿足;一首好歌,能積極的催人奮發向上;一番美景,能夠讓人獲得眼前的滿足;一節責任主題班會課,能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推動對學生責任意識的教育,合理的運用班會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責任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日后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