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蘭
(開平市三埠街道辦事處西郊小學 廣東開平 529300)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從外部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學生在學校與社會的表現有時會讓我們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特別是當學生在學校的言行已經超出學校的規章制度后,那么批評就是一種對其進行必要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學生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等緣故,我們的“苦口婆心”往往會“忠言逆耳”,效果不佳。因此,我認為要多考慮學生年齡特征、環境、情緒等方面因素,采用恰如其分的方式,那么講究藝術的批評就能收到良好的預期效果[1]。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贊揚之于人,如陽光之萬物,贊美是一種偉大的藝術。
教學二十多年,很多時候在辦公室看見一些老師的做法:學生一旦犯錯,把學生請到辦公室,一陣機關槍掃射,令學生體無完膚!過后老師還大言不慚說,批評你、罵你都是為你好,都是關心你的成長……;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批的頭都抬不起來,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何談關心愛護?因此,批評也需要藝術。本班有位個性有點自卑的金同學,有一段時間早上上學經常遲到,多次常規批評教育均不收效。后經調查才得知每天晚上至深夜在媽媽鞋店的擋口幫手,對于正在發育期的六年級學生而然,休息睡眠時間遠遠不達標。于是一方面積極與家長聯系,另一方面取得了他本人的信任,以另個角度表揚他:“你很有孝心,每晚不辭勞苦為媽媽分擔工作,多么難得啊!我要號召全班同學在這方面向你學習!”這位同學為我對他的理解與表揚很是感激,向我敞開了心扉。于是我講出充分休息的重要性,與他一起商討解決的方法。從此他沒有遲到過,成績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因此,“認可”不僅可以保持學生的自尊心,而且可以反映出老師的關注。教師和學生都付出自己的真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問題也就解決了。
丁有寬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愛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品質,是成功教育的秘訣,讓學生感到被愛,學生才能從心底真正接受批評,改正缺點。我經常看見有些班主任在周記、作文上寫下各種評語,其中有一個寫到:你的眼睛充滿頑皮、熱情、智慧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你上課積極舉手,見解獨到,活躍課堂氣氛,如果你在紀律方面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多約束自己,那么你不僅贏得知識進步,更贏得老師的掌聲,同學的敬佩。字里行間充滿情感,愛的語言流淌在學生的心田,,這多么有藝術的批評啊!
學生的上進心是最實際的,他們想學好,但常常不知道怎么做,有時批評其缺點不如給其一個鼓勵、一份信心,幫助他改掉不良習慣。一次批改一位同學的語文作業時,平心而論,他的作業書寫不算好,我也曾多次當面批評,都沒效果。這次作業發現其中幾個字寫得較用功,為了鼓勵他,在寫得工整的字下蓋上小紅花,沒想到第二天這個同學竟拿著一本新的作業本央求我:“老師,我昨天的作業在這新本上重新做一遍好嗎?”,我這才發現,他是第一次拿到紅花,倍感自豪。從那以后,他每次作業都寫得認真,我深深地意識到,雖然平時和他交談過多次,甚至也曾嚴厲的批評過,但都抵不過這么一個小小的“紅花”。獎勵的紅花幫助他改掉了書寫馬虎的習慣。
教師的寬容,可以緩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并且可以改變學生的叛逆的感覺。本班小寶同學平時作業總是抄別人的,而且有小偷小摸的行為。那是星期二下午第三節我們班上體育課,全體學生都出去上體育課,上完課回來幾個學生發現自己的書包拉鏈被拉開,放在書包里的筆、橡皮也不翼而飛了。后來,有幾個同學在小寶同學的衣袋里發現不見了的東西。當時一聽,我很惱火,很想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嚴厲、批評他一頓,再告知他的家長。但馬上意識到他的自尊心較強,保護他的自尊心對今后教育更有利。于是,我單獨找他談話,教育他做人要誠實,不要貪小便宜。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良行為,一向不肯認輸的他表示今后要悔過自新,并在班上檢討了自己的過錯,要請同學們監督自己,因此同學們也原諒了他。果然,他再也沒有出現過小偷小摸的行為了,而且上課認真,抄襲現象也改掉了,成績、紀律都有了較大進步。
總之,教無定法。俄羅斯最受學生愛戴的教師布達林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認為可以往一個蓋有蓋的瓶里灌水嗎?”,的確,訓斥不是撥動學生心扉的辦法,只有想辦法打開“瓶蓋”,用智慧的琴弦才能撥出動聽的心靈之曲,當教師批評教育學生時以一種藝術方式表達出來,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