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蕾
(重慶市榮昌中學校 重慶榮昌 402460)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歡樂,使每天的上課不至于成為枯燥、單調的例行公事,那就把每個教師領上教育科學研究的道路。” 現在國家提出“科教興國”,學校提出“科研興校”、“把教育教學納入科研軌道”,我們教師應該怎么辦呢?我認為就應該不當“教書匠”,爭當教育專家。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已經進行了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但沒有一次改革像今天這樣全方位地觸動教師。教師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學習的流程、內容外,還要重新學習很多新的知識,更要深刻地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教師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也越是迫在眉睫。如何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呢?
部分中學教師在搞教育科研時,總是缺乏信心,對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認識不足,總是認為進行科研很神秘,只有專家教授才能完成。但事實是,中學教師在進行教育科研時具備很多優勢。中學教師雖然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少,但是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雖然在只是層面方面不如專家教授更加深入,眼界相對較窄,但是深入教學一線,體驗相對較深,經驗更加豐富。
事實上,教育科研就是對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觀察的現象,發現的問題進行思考、總結、討論,發現其中的本質和規律,為我們教育工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教育日常中如何記錄和發現問題呢?比如說可以多做教育反思,通過教育回顧、自我監控、自我診斷,不僅促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提升,而且可以記錄很多教育案例,為我們科研提供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除此以外,我們可以與同行交流,與專家交流,虛心一點,勤奮一點,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終將聚沙成塔。揭開科研的神秘面紗,樹立信心,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質的飛躍。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方法與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提高科研能力,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必須掌握一些實用的科研方法。
很多人認為搞教育科研就是確定課題,圍繞課題制定方案,開展一些研討課、寫些論文或經驗研究就可以了,通過參加多次的相關校本培訓、科研專題學習,我明白了這種想法和做法太片面,是不可取的。其實,中學教師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深入教學一線,他們的日常的教學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活動的有利素材。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是善于發現和總結歸納并以科研的態度對待這些研究素材。如何發現歸納總結,那就勤。記錄教育中的點滴現象,記錄親身感受,記錄思想想法。把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學理論串起來,那就是一條美麗的項鏈。因此,教師應該立足于平常每一節課教學與研究,勤寫教后反思或隨筆,大膽進行對課題的探討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這就是在搞教育科研。
第一,轉變教育教學思想,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做研究型教師要進一步認識教育發展的背景和趨向,加深對教育國際化、終身化、多元化、遠程化、多媒體化、網絡化、個性化、大眾化和競爭普遍化的理解與感受,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觀念、形成現代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
第二,完善專業素質結構。做研究型教師不僅要具備一般文化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而且要具備多元性、指向性、結構性、實踐性的學科知識。以新知識、新技術、新思維重整的認知結構、革新思維方式, 不斷吸收新知識,不斷進行自我調控,使自己的專業素質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第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學手段。做研究型教師要積極參加各類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和新思路,為自己的個性化、多樣化的科研教學活動提供幫助和支持。
一味地“卡”和“壓”不能使教師走上科研之路。大部分學校都有“教育要發展、科研做先異”,“科研能興教、科研必興校”的意識,但在管理上,還存有不正確的想法。管理的本質是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不斷增強教師隊伍素質,發揮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過去的那種狹隘的管理就是約束、限制教師的思想和做法,在今天注定要失敗的。所以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只能靠培養。學校必須樹立服務的思想,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做好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讓教師愿意搞科研,有條件搞科研。學校要為教師的教育科研活動提供物質條件。學校結合自身發展的目標規劃及學校管理的機制與手段,或是針對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熱點、難點,搞一些有實際意義的科研課題,給教師搭建科研平臺,把教師凝聚起來。通過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合力,分工協作,發揮聰明才智研究解決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大家就學會了如何搞科研,提高了科研能力,開發了創造力。
科研能提高教學效率,一位教師,幾年如一日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教法,不肯變化,那么時間長、汗水多的教學效果一般會好一些。但事實上教育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件事都有一百種做法,而我們目前正用著的,并不一定是最省力的效率最高的方法。最好的還有待通過教育科研去發現。科研能使教師發現一個新的更豐富的自我,從而也能發現一個新的更廣闊的教學天地。“我”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懷。由于自新,便會感覺他人新、工作新,工作起來才有樂趣,有意義,工作熱情才會高,才會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