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丹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 重慶萬州 404000)
初中數學知識點較為抽象,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若出現錯誤,教師不應逃避,也不應一味的指責學生,教師需要正視學生的錯誤,把學生的錯誤當作一種具有較大價值的教學資源,進而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有效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了解“融錯”藝術的內涵和意義,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認識和糾正自身的錯誤,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下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錯”藝術進行深入分析。
身為初中數學教師,每天不僅需要對授課資料進行準備,還需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閱,因此經常會忽略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而學生對于自身出現的錯誤沒有弄清楚,僅僅是掌握了正確的答案,對于數學內容有可能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1]。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關注,把這些錯誤當作是教學資源,充分利用這些錯誤,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實施輔導。
例如,有這樣一道選擇題:一元二次方程x(x-1)=x的根是( )。A. x=1 B. x=2 C. x1=0,x2=2 D.x1=0,x2=1,教師發現很多學生都選擇了B,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其作為教學資源,重點講解該道題。學生該道題之所以會選擇錯誤是因為漏解,因此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需要把每個步驟都寫詳細,使學生意識到自身在哪個步驟出現錯誤,沒有考慮全面,導致出現了漏解。通過關注學生的錯誤根源,對學生實施針對性講解,不僅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歸因,主要是指推論錯誤行為的原因。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出現錯誤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包括內部原因,也包括外部原因,但是不管是哪種原因,教師需要幫助指引學生對錯誤的源頭進行尋找,以防學生出現二次錯誤。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全等”時,部分學生利用SSA對兩三角形全等進行證明,出現該錯誤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概念存在混淆不清導致的。在了解到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后,教師可以從概念教學入手,把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證明條件進行區分,進而使學生可以更加扎實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生學生的學習水平。
此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有效應用“融錯”藝術,需要積極主動的對課堂教學主戰場進行把握,通過數學課堂生成性、自主性的特點,堅持易錯促教和教錯優先的理念,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充分利用,利用順錯而導和以錯實教的手段,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可以在錯誤中獲得更好的成長與進步。例如,在講解“線段、射線、直線”時,部分學生容易出現一種錯誤,把線段和射線以及直線都利用一種直線思維來理解。這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指出,并進行重點講解和強調,使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線段、射線、直線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可以在錯誤中獲得成長和進步。
糾錯本,是學生對錯題進行收集與整理的本子,其可以時刻提醒學生常出現的數學錯誤,還可以幫助學生對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實際上來說,錯題本,屬于一種逆向搜集,可以幫助學生利用錯誤來避免錯誤[2]。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定期對學生的錯題本進行檢查,針對錯題本中具有較高錯誤率的典型例題實施重點講解,使學生可以在遇到同類型問題時避免出現錯誤。例如,教師可以每兩個星期要求學生對糾錯本進行一次上交,并整理匯總學生犯下的共性錯誤題型,然后結合學生易錯題型,制作一套數學試卷,以供學生解答。經過多次對錯題的整理,教師會發現學生常出現錯誤的類型有以下幾種:知識類錯誤、計算類錯誤、審題類錯誤。通過該種逆向對教學資源進行搜集的形式,為學生出題,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不到位的問題,還可以使學生在反復練習、出錯、糾正過程中,對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記憶和印象,以防出現類似錯誤。此外,通過整理匯總學生出現的共性錯誤和問題,幫助學生糾錯、改錯、防錯,長期以往可以使學生形成避免出錯的習慣,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融錯”藝術進行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使學生正視和糾正自身的錯誤,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還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無法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還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想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靈活利用“融錯”藝術,使學生可以主動糾正自身的錯誤,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