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琳
(四川省自貢市榮縣榮新小學校 四川榮縣 643100)
傳統教育影響下,學生閱讀學習過程比較枯燥,部分學生的閱讀活動都是通過教師引導完成的。新課程教學背景下,要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情感體驗與個性化閱讀。本文就四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分析。
四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學生在閱讀中展示自身的優勢,使學生成為閱讀課堂的主人公。在課堂教育中,突出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引導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自主閱讀文本,并在閱讀實踐中提升閱讀能力與賞析能力。學生自主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指導,激發學生深度閱讀意識,使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學會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并借此提升自身綜合素質[1]。
以《白鵝》為例,這一文章主要是對動物“白鵝”的描述,介紹了大白鵝的外形與日常行為。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這一內容,通過豐子愷幽默的語言了解大白鵝是怎樣的,并通過文字進行想象,如果自己描述一個動物是不是也可以像文章一樣幽默有趣呢?學生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問道:文章講述了什么,你認為大白鵝是一個怎樣的動物呢?然后讓學生就閱讀學習內容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學生1: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有趣,生動的描繪了大白鵝的外在形象與生活習性。學生2:我覺得作者的觀察力非常好,對白鵝生活習性、生活方式、外貌觀察的非常認真,以后我們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將觀察到的內容寫在文字上,提高寫作水平。通過學生自主閱讀與師生互動,提高學生深入學習意識,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掌握多種寫作方法,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指導非常重要,是推動語文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手段。課堂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布置個性化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了解教材內容與中心情感。四年級學生經過小學前三年知識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經驗,可以通過文本信息與教材內容挖掘更深入的知識,掌握閱讀學習技能,并在自主學習中獲得良好的能力與素質[2]。每個學生個性基礎不同,對文本信息理解也不同。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需要體現出學生的差異,避免一刀切,影響學生閱讀學習熱情。
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這內容介紹我國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展示其對祖國、民族的熱愛之情。個性化閱讀好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有層次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本,感受周恩來總理的家國情感。1、請用自己的話總結文章大概內容。2、文章主要講述了那幾件事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起因是什么?3、你認為周恩來總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有哪些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了解文章描述內容。閱讀學習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學習心得。教師:同學們,你們讀完這篇文章后,心中有什么感受?學生1:我覺得周總理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他認識到國家與個人命運之間的聯系,認識到只有國民素質與能力強大后,國家才會強大,不被外界侵略。學生2:我覺得在當時環境下,我們國家不僅面臨著外敵的入侵,同時也有國人的自甘墮落,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我們國家逐漸變弱。通過一系列的事件后,周總理意識到讀書是強國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一種手段,因此發憤圖強,希望通過讀書可以解決中國的現狀,實現民族自由。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無形中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讓學生主動參與課本,并在情景中感受文本中情感,感悟作者的寫作情感,以此提升個性化閱讀學習效果。情景教學方法類型比較豐富,教師可以采用實物、多媒體等方式創建學習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使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好的學習感悟[3]。以角色表演情景教學方法為例,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文本中出現的人物角色,并以人物表演的方式進行閱讀活動,在實踐中感受人物內心的情感,并將此聲情并茂的呈現出來,以此更深入的感知文章主旨。
以《小英雄雨來》為例,該課文中的角色相對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幾分鐘進行默讀,了解這一內容中的主要人物與故事情節。當學生對此有初步的認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扮演角色,有的學生選擇雨來這一人物,有的學生則是選擇扮演女老師。確定學生人物角色后,則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每個人物的特點進行準備,然后在課堂上以情景劇的方式表現出來,完成這一課文的閱讀學習。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增加學生情感體驗,使學生意識到戰爭時代中存在的危險,感受到當時人們不屈不撓的良好品質。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情景閱讀及教師指導的方法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個性化閱讀的實施,豐富學生閱讀體驗,提升學生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