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凌
(重慶市求精中學校 重慶 400015)
彈指一揮間,我擔當班主任工作已經二十年了,記得剛入小學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班主任——實驗二小的張勝利老師。在我記憶深處,總不能忘懷她和藹的面容,親切的語言。
直到自己成為班主任,面對五十多雙充滿探索、期待,又帶著點敬畏的眼睛,我這才感到,作為班主任,光有“和藹的面容,親切的語言”那是不夠的。經過多年的“洗禮”,我對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些認識,特別在育人方面,我運用“五心”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之池。”在班主任工作中師生之間的“情愛”則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必要條件,也是授之以知、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基礎。教師只有熱愛學生,關心和愛護他們,才能取信于學生,享有較高的威信,使學生樂意服從自己的指揮,接受自己的感情。全國模范班主任丁榕,全國勞動模范于漪等優秀教師,他們把為學生作奉獻視為教師的天職,對學生的愛不是停留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身體力行。他們教過不少調皮搗蛋的學生,可在他們眼里,同樣有很多優點。
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成長,但必須有敏感的目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閃光的東西,長其善救其失。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承受力,也有很大的潛力,只要老師真正把學生放在心上,就會有毅力、有信心,想盡一切辦法教育好每個學生。
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忽略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使是雙差生,他們身上也有可取之處),要利用各種方法點燃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們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其內在的積極性,樹立起信心。同時,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表露出來的感情。對于積極的情感給予保護引導;對于消極的情感采用調節、轉移、溝通和轉化的方法。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誰能在兒童心田種上自尊、自信的種子,誰就能找到開啟“后進生”心靈的鑰匙,誰就能為他們鋪開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應積極主動,但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搞“立竿見影”、“思想問題不過夜”那一種違反人的思想規律的“左”的做法。學生聽了班主任的談話,產生了思想波動,或在改正錯誤過程中出現了反復,這都是正常現象。我們不能一味責怪學生“玩固”、“屢教不改”,而應作具體的分析。特別是在教育后進生方面顯得尤其重要。在許多老師的意識里,后進生很“疲”!這個“疲”主要表現在“屢教不改,屢犯不止!”于是,有的老師采取了“反疲”政策,即“狂風暴雨雷電交加”,來也快,去也快,在嚴厲而大聲。的語氣中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而有的老師取用“你疲,我也疲”來教育學生,但由于沒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結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學生不僅未認識到錯誤,還會使老師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打了一個折扣。因此,“耐心”的運用也是講究科學的,“耐心的問一問,耐心的引一引,耐心的選一選,耐心的激一激”,這就是“耐心”的“四一”藝術。
教師育人的信心,在后進生上尤為重要。
后進生因為后天教育的薄弱、欠缺或失誤,而比一般學生多了些毛病,還未達到質變的嚴重程度。事實上后進生確都有閃光點,本質都是向善的,往往因為有毛病而沒有及時得以糾正,漸漸發展,積少成多,便失去了同學們的信任、教師的好感。其實他們自己也并不愿這樣,想得到集體承認,更想做個好學生,但卻沒有改正的足夠勇氣與自拔的足夠力量。若教師伸出“愛心手”拉他一把,便會使其掙出泥潭。
同時,反復實屬正常。想三兩次的教育就能奏效,無疑是不行的。其實,每一次教育應該說或多或少都對學生有一定作用,只是“火候”不到罷了。“功到自然成”。若把工作真正做到家,肯定會有效果。
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學生細致微妙的內心世界。鑒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站在學生角度設身處地去思考問題,給學生以應有的寬容,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所謂“寬容”,決不是指班主任對學生各種錯誤思想、行動的漠視和放縱,而是指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方法——以教育從嚴、處理從寬為手段,做到嚴而有度,寬而有節。班主任對犯錯誤的學生給予理解、尊重,給以充分的反思時間,促進學生自省,增強其改進的信心和決心。這種寬容是一個從。“接受教育”(被動)到“自我教育”(主動)的過程。它雖然表面上退了一步,卻能達到進兩步的效果。
寬容應以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為基礎。教師寬容學生的過錯,實際上是把一種信任、一種責任交給學生,而學生得到信任和責任,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過錯,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所以,只要敞開寬容的胸懷,寬容的魅力就會顯現,教師也就無須費多大的口舌和周折,只以人格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談話時,要盡量做到風趣、幽默,這往往會給談話增添說服力,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談話可以用閑聊的方式進行,寓教于閑聊之中。可以天南地北,可以海闊天空;講歷史故事,講戰斗故事,講老一輩的業績,講趣聞軼事等等。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使談話的氣氛松馳下來。在談話時,不要先說對方應該如何如何,可以先談自己的體會,自己的經驗教訓,或他人的經驗教訓,啟發對方自己去得出應該怎么做的結論。這種談話,使人感到十分親切、自然,效果是很好的。
幽默婉轉的批評,往往能讓人在笑聲中坦然接受,同樣收到教育的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若能巧妙地運用詼諧幽默的趣味語言,必將能使教育更放松、更有效。
班主任的育人工作是漫長而又艱辛的,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就會真正達到“師愛生,生愛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