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施樂
(重慶市求精中學校 重慶 400015)
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3a The Monkey King設計成為兩堂截然不同的閱讀課型,讓所教兩個班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在其中有所收獲。例如:初二(3)班為大班(平行班),基礎相對較弱,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表達能力都相對薄弱;但同時,初二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還是飽有相當?shù)呐d趣,所以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把握上更注重趣味性,課堂問題的難易程度也相對較簡單基礎。相較之下初二(2)班(未來教育實驗班)的學生基礎整體較好,對課文的把控能力,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都較為純熟。因此在該堂課的設計上,更加注重深層次的閱讀,題目難度的設置上也相對較深。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詞匯object,hide…;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理解文章大意、記住重要細節(jié)、圍繞主題回答問題;能夠模仿文章范例,編寫故事。
◆思想目標:通過學習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習Money King勇敢地面對困難,并戰(zhàn)勝困難,絕不放棄。
圍繞相片展示5個數(shù)字,拋給學生問題“What do the other numbers mean?”,介紹自己其他的一些愛好,引出本課的主題“The Monkey King”.
設計意圖:Guessing game引起學生的好奇,引出本課主題。這是個師生互動的過程,鍛煉了學生聽說能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
播放西游記經(jīng)典人物的代表性音頻,讓學生憑借耳朵的記憶找出相應的主人公。
設計意圖:讓學生喚起關于這部名著的記憶,激發(fā)學生想要知道自己如此熟悉的故事,在英文的表述下是什么樣子。
第一段設計為聽力閱讀訓練。學生聽、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訓練了抓聽力細節(jié)的能力。具體操作:播放錄音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例:Chinese→Chi。
設計意圖:圖片為線索,對學生提示。單句填單詞的訓練,也是為了讓學生適應重慶市中考英語試題短文填空考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應考能力。
文章第二段,設計為True or False細節(jié)題,提高學生抓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具體操作:采用個體活動形式,學生單獨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快速閱讀訓練和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競賽中提高捕捉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
第三個板塊設計為整體理解閱讀。具體操作:小組間PK,不同難度的題目各小組可自由安排不同層次的同學作答。
設計意圖:科學設計課文深層閱讀理解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本環(huán)節(jié)是延伸擴展活動:小組討論與寫作。同學們圍繞屏幕上的圖片討論并完成短文寫作。具體操作:此環(huán)節(jié)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較高,基礎中等的同學主以參與為主,基礎較好的同學需擔當大梁。
設計意圖:一方面對本課學習內(nèi)容延伸擴展,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另一方面為家庭作業(yè)中“寫”的練習作鋪墊;更重要的目的是激發(fā)同學們進一步探究中國古典文化精髓,深層次地體會及感受本課所體現(xiàn)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整堂課的結(jié)束,全體同學共同回顧這堂課提到的西游記中的各個人物,不管長相美丑,都值得我們?nèi)郏屗麄兠靼滓粋€道理——A beautiful he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beautiful face。
設計意圖:目的旨在讓學生們和教師一起,再一次體會,感受國學經(jīng)典的魅力。
◆知識目標:學習掌握相應詞匯。
◆能力目標:閱讀短文,能按要求在文章中找到相應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本篇短文了解《西游記》中美猴王這一人物的大體情況,并引起他們對閱讀中國傳統(tǒng)文學名著的興趣,從而明白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Sun Wukong and try to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設計思路:觀看一段1分鐘的有關孫悟空的視頻,激發(fā)起學生對了解孫悟空這一人物的興趣,為后面的閱讀做好鋪墊。
①Activity 1 Pre – reading(skimming)
設計思路:通過尋找和三個段落與之匹配的段落大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
②Activity 2
Find 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from the passage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本環(huán)節(jié)在題目設置上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將拼寫相對簡單容易的單詞和搭配放在前面。
設計思路:掃清本文的語言障礙,同時也為后面的復述課文做好鋪墊。
③Activity 3
Read paragraph 1 and judge 2 sentences:
此環(huán)節(jié)分值多少與問題的難度深淺成正比。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回答得上的題目,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收獲知識,找到成就感。
設計思路:通過此項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通過完成教師設置的各種練習來掌握與課文內(nèi)容的相關細節(jié)內(nèi)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此項任務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與探索學習的能力。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Monkey King.
設計思路:通過完成對美猴王的寫作,鞏固課堂所學。
“同課異構”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與可塑性,教師除了發(fā)揚自己的教學個性外,還要注重吸納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在不斷地比較、反思、整改、提升中拓展教學視野,激活教學情趣,提升教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利用珍貴的課中時間,積極打造“簡約、高效”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成長,催化教師的發(fā)展。隨著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的不斷深入,隨著“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相互交換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