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師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江西宜春 336000)
教育實習是師范教育的重要過程,到現在為止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其成果不僅豐富了教育實習的有關理論,而且引起了教育實習和實踐的改革。優秀學生留校實習作為教育實習的模式之一,目前有少數學校在采用,但是還沒有形成規模,而且專門針對優秀學生留校實習的學術研究幾乎空白。
當前國內相關的研究集中于教育實習。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在20 世紀80 年代以前有關研究極少,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教育實習中出現不少新問題,人們開始從不同角度研究教育實習。
(1)介紹日本、蘇聯、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實習制度和做法,以期對研究我國的教育實習問題有所參考。例如,李崇愛等在《歐美發達國家教育實習的模式與理念》中分別介紹了英、美、法、德四種教育實習模式。
(2)通過調查研究和感性經驗,發現目前我國師范生在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例如,盧青青在《教育實習問題分析與改進對策》中,針對當前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提出五方面的改進辦法。
(3)對具體教育實習模式的介紹及研究,例如,王靜、張仁競在《頂崗實習:高校師范教育實習模式探索》中就具體介紹了頂崗實習模式,而且還具體闡述頂崗實習模式相比以前的實習模式的四個突出優勢。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國外師范院校都非常重視教育實習,對教師教育研究的成果也十分豐富,而他們在研究教師的教育內容時會提到教育實習,但是針對教育實習的專門研究較少,而專門針對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優秀學生留校實習的研究就幾乎空白。
從以上綜述發現,目前有關教育實習的研究文獻較多,對具體教育實習模式的介紹及比較研究也逐步增多,但是對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優秀學生留校實習模式的學術研究還是空白。目前雖有少數學校正在使用優秀學生留校實習這種實習模式,但是整體使用較少,而且缺乏相對科學的操作模式,本課題正是基于這點而展開研究。
(1)研究內容及視角的創新,本課題探索的“優秀學生留校實習模式”現有相關研究較少;
(2)研究方法的創新,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目前優秀學生留校實習現狀,通過訪談了解優秀學生對留校實習模式的看法以及該模式的實施要點。
通過,中小學幼兒園領導、已畢業學生、老師、在校學生等進行調研、交流、討論等 ,制定優秀學生的基本標準。如對學校歷屆知名校友進行調研、統計等得出如下結論:
(1)知名校友中在校擔任過干部的占98%,在校擔任干部尤其是班長、團支書、學生會主要干部的成績、成果更加突出。
(2)知名校友中班上學習成績班上排名前20 名占90%,學習成績前5 名的業務能力優秀的占95%。
(3)在學校時有一技之長如寫作能力強、普通話標準,三筆字寫得好,畫畫畫得出色,唱歌、彈琴、跳舞表現優秀,球打得好等,工作表現更加突出,更容易取得成就。
(4)知名校友中在學校時表現不太好的,文化學習成績較差甚至受過處分的,但同學關系好,協調能力強或者有個性的占5% 。
5.知名校友中男生占78.4%,女生占21.6%。
(1)按照優秀學生標準,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畢業班中,通過自己報名,老師推薦,指導教師考察,挑選出優秀學生在學校和周邊農村小學或幼兒園進行實習和實踐。通過到實習學校調查、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1]。
①這些優秀學生在周邊小學或幼兒園實習,能夠吃苦,勤奮、肯干,積極性高。
②基本功都不錯,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實習任務都圓滿完成。
③小學里一般只開語文課,數學課,其余課一般視為副課。如果上了一節音樂課或者跳舞課,學生不知會有多高興。
④小學的科學課幾乎為0,連教材都不訂,有時就把上面年級的課本收起來,留下來應付檢查,一方面教師這方面基礎差,動手能力較弱;另一方面上科學課太麻煩,小學生的科技素養受到影響。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在上述優秀學生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①在本校低年級學生中組織科技小制作活動,通過上述學生參與、組織進行,作品收上來后讓他們做評委,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點評,并進行展覽。
②舉辦小學、幼兒園科技活動指導訓練活動,通過練習一些基本操作和一些趣味科技小實驗,老師進行指導訓練,學生興趣很濃,積極性高。
③回到實習小學或幼兒園舉行科技活動,進入課堂,上科學示范課,并舉辦課外科技活動,受到一致好評,學生的科技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從初等教育理科專業畢業班中選拔出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生,在最后一個學期,留在學校實習,吃住都在學校。一方面大約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附屬小學實習,另一方面,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學校這邊,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老師的各方面工作。如班級輔導員,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員助理,指導低年級學生做實驗、基本功訓練,參加監考等[2]。
(3)在畢業班級各個專業優秀學生中,將普通話,水平較高的學生留在學校實踐,他們一方面在周邊小學、幼兒園實習;另一方面在學校有關老師的指導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示范、測試等[3]。
(4)在畢業班級各個專業優秀學生中,將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水平較高的學生留在學校實踐,一邊在附小實習,一邊在學校本部在書法老師的指導下,對低年級學生三筆字練習進行輔導、示范,并進行測試,組織低年級學生進行科技手抄報比賽,對好的作品進行點評、展覽[4]。
(5)從學前教育、英語教育等畢業班學生中選拔出優秀學生,在最后一學期,一邊在附小、幼兒園實習,一邊駐扎在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全校的招生組織工作。
(6)在畢業班級中選拔優秀學生,在有關老師的帶領下,奔赴全省各地市,駐扎在各個高中考點,向家長、考生等散發宣傳材料,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介紹學校特點,訓練社交技巧、口才與膽量等。
(1)師范專科院校優秀學生界定:除了文化知識外,技能顯得更加重要,除了傳統的三好學生、優秀干部外,應當增加單項標兵如學習、文學與寫作、普通話、書法、音樂、舞蹈、科技、美術、勞動、體育、社會服務等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學生[5]。
(2)完成個案法的實施,收集有關資料,建構優秀畢業生留校實習模式并分析其對教師教育教學的意義。
①通過優秀學生的留校實習(輔導學生學習、參與班級管理、指導基本功訓練、參加學校活動等),為在校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可以輔助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提升學校形象,減輕學校管理壓力。
②所謂“優秀學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通過在校實習,教師可以近距離發現他們身上的優缺點,從而反思自身教育教學效果和需要注意完善的內容等。
③加強學校與實習學校的聯系,有利于在校學生的教師基本功訓練與提高,有利于優秀學生的脫穎而出。
④通過對傳統師范生實習模式與留校生實習模式的比較,探索出新時代的學生實習模式,豐富師范專科院校實習教育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通過以上實踐表明,師范專科院校優秀學生留校實習模式,可直接運用于教育實習工作中,豐富師范專科院校的實習工作,為學生實習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同時也可以為其他類似學校教育實習工作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