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聰
(齊魯醫藥學院 山東淄博 255300)
社會主要矛盾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而有所變化,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要適應時代發展,才能夠讓高校在新的時代煥發出生命力,提高競爭力。同時在新的時代,高校的黨員隊伍也亟待優化。所以,這就給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著我們需要在高校黨建工作方面不斷加強創新,才能更好地滿足時代的需要。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正面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某些意義上影響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作為社會主義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我國高校重要的辦學原則。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意味著應當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尤其是對于高校當中的黨員來說,更是要用黨性原則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但是,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今天,一些高校師生在思想政治素質方面出現了滑坡的現象。比如對于一些寫入黨申請書的師生來說,他們在入黨動機上面其實定位并不完全明確,甚至僅僅是把入黨作為謀取利益的“跳板”[4]。一些黨員師生的黨性不強,有的出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現象,崇尚“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信條”。也有的在意識形態上面出現滑坡,對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對社會主義制度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產生質疑……這些現象都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高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如果高校師生,尤其是黨員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都不高的話,那么又如何擔當起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大任呢?
比如在高校的二級院系,長期以來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與行政領導班子之間未能得到充分的融合,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黨建和業務工作“兩張皮”的現象。比如,在二級院系中,黨建和業務工作未能進行有機的結合,特別是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黨組織的活動往往要給業務工作進行讓步,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和主導作用體現得還不夠充分。
如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尤其自媒體的誕生更是給社會多個角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也給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但是,一些高校在開展工作方面不夠“接地氣”,尤其是同新媒體方面結合得不夠緊密,令師生感到“冷冰冰”,從而無法真正地貼近師生,深入師生。
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立健全長效發展機制,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
高校在黨建工作當中應該加強計劃,列出清單,有組織、有步驟地提升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特別是要注意對于師生的思想素質狀況開展調研,進行分類,然后分別有針對性地對其加強引導。比如那些黨性出現滑坡的黨員師生,就要有意識地對其加強黨性原則方面的輔導,讓他們真正意義上明白共產黨人正確的理想信念,從根源上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尤其是在發展新黨員上面更是要把好入口關,必須要在思想上首先已經“入黨”,才能夠將其吸納入黨員隊伍。
建議二級院系的領導機制應該與高校的校級領導機制有機統一,即在二級院系、實行黨組織領導下的院長或系主任負責制,以黨建工作來引領行政、科研、教學等多方面的工作,使黨建工作成為一切工作的主導。在這種前提下,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就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得到凸顯,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切工作當中的“重頭戲”。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深化黨建目標責任制,將黨建工作的各方面指標進行下放和落實。
如今是一個新媒體遍地開花的時代,新媒體受到大眾尤其是高校師生的歡迎,而這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轉型方向。具體來說就是要把黨建工作同新媒體進行充分融合,通過新媒體來開發出黨建工作的APP 平臺。這樣,一方面可以不分時間地點地加強對高校師生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輔導;另一方面可以隨時了解到師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更有效地對其加強思想政治素質上面的塑造。
高校黨建工作對于高校的建設來說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更是要不斷地與時俱進,設法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地進行創新,對此我們就要從多方面入手,改進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探索和創新工作路徑,積極地提高工作質量,從而設法提升黨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