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輝
摘 要: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我們的農村學校在教學資源上比較匱乏,但是我們可以借助教材上的一些素材進行發揮拓展,以此培養學生們的語文素養。根據新課改的精神,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上得資源,對知識進行拓展。同時《綱要》指出,想要學好語文,各所學校也要自主開發教學資源,并且要進行合理利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素養
一開發學校課程資源,以此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眾所周知,豐富的課程資源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把課給上好,但是大多數教師對資源的利用不能做到最大化。那么,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充分發揮語文教學資源,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語文課,進而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一)利用有限設施的多種功能,廣開思路
新課改實施也有一段時間了,新課改在課程上也要要求我們教師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要充分運用課堂資源,各校語文教師要結合自身科組的情況,廣開思路,利用有限的設施進行資源分配和利用。拿語文教材中“快樂讀書吧”的內容來說,里面向我們學生推薦了一些優秀的讀物,我們是可以運用多媒體平臺向學生展示這些讀物,同時也可以向孩子們提供這些讀物的借閱。
(二)培養學生的激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
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是我們學生的一個特點,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激情,借助教材,激活教材“二次生命”。例如,學到《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節課內容時候,有學生會問青蛙什么時候出來,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由于對青蛙不熟悉,可以布置作業讓他們搜集相關資料,也可以去田里看青蛙,甚至回家問家人也是不錯的方法。總而言之,就是讓他們在不同的方式中,來深刻認識語文課本的內容,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開展實踐活動,開展豐富的課余活動。
課標中強調新課程最重要的是結合活動教學手段,從教室中移向生活,讓學生在積極參加活動的同時,提升自己情感、知識和能力等,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例如,自己學校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給學生創造條件,使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語文。
二、合理利用家庭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除此以外,家庭課程資源也非常重要,家庭課程資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抓住生活的點滴,充分讓他們利用家庭課程資源,也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結合鄉村生活的特點,讓我們的語文課的內容與平時生活相結合
由于鄉村孩子都生活在農家,對于田里的農作物都很熟悉了,尤其是不同農作物的特點都有深刻的印象,這方面對比城市學生有很大的優勢。學生在學到相關知識時,也會更容易理解,能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把語文和鄉村生活結合起來,才能更容易提高學生很多方面的能力。
(二)結合農村學生的親身體驗,讓我們的語文課的內容與他們的生活相結合
我們要結合農村學校孩子們的自身特點,讓我們的課堂更近貼近他們的生活。由于農村學生的特殊性,在講到一些與鄉村有關的內容時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發出感想,這樣他們就會感同身受,體會到文中表達的意思。
(三)引發學生的純真情感,使文本對話與心靈交流相結合
眾所周知,農村的學生普遍具有純真的特點,他們淳樸可愛。比如我們在講到《少年閏土》的時候可以引出文章所要表達的農趣,又比如我們學習過的古詩中的“鋤禾日當午”的農活,我們都可以以此為主題引發學生的深思。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已有的條件,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三、積極開掘社會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社會課程資源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對比傳統教材更富有開放性,也更豐富。通過本身的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等特點,從多方面來刺激學生,以此來調動其孩子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一)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用語文”的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新課改的一個新的要求,它是可以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要有充足的熱情,結合農村語文教學的特點,如果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的話,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加有益。
(二)引導學生運用農諺農語,提高語文知識對運用能力
新課改最大的不同在于強調語言積累,鄉村生活是充滿樂趣的,有很多積累語言的渠道。例如,書本中有很多歇后語和諺語,不僅通俗又容易讀懂其中的含義,除此以外可以讓學生詢問家長,結合農村生活的實際情況,以此學到更多相關的知識,還能對于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四、努力開啟自然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根據《課標》中指出的內容,不同地區都有豐富的人文、社會和自然資源,都是學習語文特殊的課程資源,作為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發這些資源,讓學生都能充分利用起來。
(一)結合現實條件適當帶學生,適當帶孩子出去走走
我國有數不盡的名勝古跡,語文教材中也有相關內容的文章,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現實,讓學生和家長假期去親身體會,這樣的話孩子們不僅能對語文知識有深刻的理解,還能培養愛好大自然的情感,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就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通過教材引導學生了解資源狀況
地球上有很多資源,都是涉及我們身邊的一些資源的情況的,語文教材里面有很多這一方面的內容,我們在學到相關知識時候,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源,來了解這些資源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到《只有一個地球》時,我們教師可以立足于課本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了保護地球生態資源的重要性。
(三)正確引用教材里面的傳說故事,感受語文的魅力
教科書中有很多神話傳說,作為教師讓學生和農村的長輩請教相關的知識,同時收集更多的神話傳說故事,開展這樣的主題活動。學生在搜集和詢問中,不僅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知道傳說故事的真實性,還能鍛煉交流水平。
五、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對孩子來說是極具重要性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母語教學。尤其是農村的語文教育,想要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同時,教師本身也是非常獨特的課程資源,從談吐到閱歷以及人生感悟等,都能教會學生很多東西,讓他們終身受益,進而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熊素芳.如何幫助農村學校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3,(01).
[2]李丹丹.淺談如何提升農村學校的學生語文素養[J].才智,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