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艷
摘 要:盡管社會飛快的發展,但關于傳統文化的話題遞增不減,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領域多的“團寵”。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占據了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由此,本篇將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談談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作用。
關鍵詞:文化傳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引言: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并熱愛這片土地的中國人,是否能夠自覺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文化呢。由于歷次政治運動的破壞和金錢物欲的沖擊,再加上全球一體化,小學生對外來文化越來越感興趣,而對本國傳統文化的關注點相對較少。因此,我們要看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學生更加深切的認識到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很有必要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同樣,從漢字的造字原理等方面就得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與漢字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這樣不僅有效的利用了傳統文化,還很好宣傳了傳統文化。
一、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
對于青少年來說,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尤其重要。當今的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深入發展,社會正處于深刻變革時期,再加上現代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鋒交融更加頻繁,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意識更加自主,價值追求更加多樣,個性特點更加鮮明,社會上一些不良的思想道德,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十分重要和必然的。中華傳統文化其深厚的底蘊不僅為中華民族發展奠定了基礎,還對整個東亞區產生了影響,對人類文明史獻出巨大的貢獻。但由于一些不可控的社會歷史原因,傳統文化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注。甚至在某一時期,傳統文化被國人鄙棄,這是導致減低中國落后的重要一環;對此相反的確實對外來文化的推崇。盡管這做對我國的進步有一點推進,但在當時那個社會背景下,這些做法無疑是帶偏了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年經濟不斷全球化,從一個角度來講這增加了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引發了各國的文化沖突,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流量”文化與小國家的文化沖突,導致人們不斷思考:如何在積極全球化的背景下還能保護到各國的文化交流。經濟全球化確實為我國經濟的提高做出了不少貢獻,但也引來了不少困難,最主要表現在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一直下降?!皣鴮W”熱的熱度呼吁我們積極開展一些傳統文化類的活動,而傳統文化的教育也終于得到了人們的重視;這些年,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總被國家提起;而怎樣加強傳統文化也成為一個熱點。因此,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才是適應時代發展。
二、將傳統文化參入生活中來
文化是一個名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名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具有鮮明名族特色和傳統優良的文化,是中華名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文化均孕育于生活。老祖宗的文化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在現在我們也能學習這些文化。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語文知識還比較薄弱,若教師們能將傳統文化參與到現實生活之中,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會增加,也然同學們更全面的認識傳統文化。
從培養學生這方面來說,小學生培養的基礎條件之一是文化;就文化培養這一理論來講,教學本身就是文化之化;就教師這一角度來談,教師不僅要融入現實中來應用,還要理化文化,使其更好被應用,如果把文化知識僅僅當做工具來對待,那就證明既未真真正正掌握文化的真帝,也未掌握好育人的道理。小學語文學科的知識中參與著育人理念,教師要發揮語文的育人技能,加強對教育教學的理論和思考,從而把語文教育教學引向更高的層面。
三、讓文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
1.在教學中引入文化教學。
漢語教學有一個共同特點,它的學習離不開文化因素,也是所有課型不可或缺的內容。詞匯豐富多彩,在教學時要讓學習者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能正確使用。有意地的文化引入要注意分寸,千萬不要把學生的語言技能變成了文化的鑒賞。而將文化引入詞匯是讓學生更加通透的理解詞匯,從語言知識轉過渡為語言能力,這就是將文化引入教學的目的。
2.引起語言文化的重視。
傳統的舊模式學習是單一乏味的,教師可通過獨特的教學方式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社會文化循循善誘的融入進去,讓學生意識到文化與語言是兩者缺一不可的關系,而社會文化能使學習語言興趣更加高效。
3.將文化潛移默化的融入。
文化教學可以很粗略。漢語中很多詞匯與特定地文化背景相聯系,通過漢語了解的詞匯層可以知道民族文化是如何情況。漢語中有一些口語詞語負載著文化內涵,也是文化的交匯點,教師們牢牢抓住這一點就可以把語言和文化非常樂觀的結合起來。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們只需要好好聽講就好了,像這樣的講解不僅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嚴重壓制了學生的創造性。但引入文化資源后,可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多了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說,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文化資源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既能傳承文化,又能豐富課堂。
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師之間有著很深的聯系,只要以后好好探索研究,這必然能帶來更多的好處,雖然前面有許多困難,但我們仍需積極面對努力攻克。
參考文獻:
[1] 李道琳.淺析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8)
[2]翟曉云.論民族傳統文化對高師學生的人文教育價值[J]. 內蒙古師范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6)
[3]溫立三.對語文教材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