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怡??蔣靖??宋玉婷
摘 要:金融工程專業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初,是一門綜合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編程技術和金融學的交叉學科。此專業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主要培養適應新時代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扎實的數學、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和金融學專業知識,掌握金融相關數學知識及高級應用數學研究方法,具有創新理念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由此對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層次要求愈加嚴格。而傳統的課堂教育顯然滿足不了對國際化金融人才的需求,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協調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很好的彌補了傳統課堂教育在培養金融工程專業人才上的不足。本文就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金融工程人才的探索上闡述一下筆者的理念想法。
關鍵詞:立體式;實踐教學;金融工程
引言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在金融體制改革深入和金融業對外開放擴大的現狀面前數量和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金融工程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市場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從需求看發展,從發展要求質量,經濟市場需求全方面發展的金融工程人才,人才培養服務于市場需求。我國開始金融工程教育以來,就目前已有的文獻和調研來看,現階段相關事件教學領域未形成完整的教學理論,單獨運行的育人體系是院校教育的常態,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與課堂教學缺乏整體、有機和系統的結合。探索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的方式方法在這種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一、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界定
根據波蘭尼的“緘默理論”,工程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性教學在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取、技能技巧的形成方面上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把學生置于開放式多維學習環境中,以“教與學”的基本理念為指導,遵循“教與學”的基本規律,教學場景、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方法全維度有機結合[2]。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立足于實際,實事求是,不僅強調學習課堂知識的重要性,更強調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將所學應用到科研實踐活動中,這也是金融工程同經濟社會高度聯系的特點所需求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很多人認為實踐教學的重點是實驗課程和企業實踐,往往忽略了課程教學的實踐導向,在立體式實踐教學中,兩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課程教學服務于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立足于課程教學,兩者有機結合,這才是立體式實踐教學的核心所在。
二、金融工程教學中的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
經濟社會中,金融業發展迅速,實踐性很強,金融業的后備人才需要具有面對國內外金融環境瞬息萬變的應變能力、堅定不盲從的執行能力和面對新環境的創新發展能力。所以,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探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場景的模擬仿真
在實際金融市場上,實際投資場景的“腥風血雨”帶來金融從業者直觀感受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往往會使無法正確面對的人心理變形,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學場景要盡量貼近實戰情境,模擬仿真第一投資現場,給學生直觀的壓力,進而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抗壓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多樣全面
金融工程專業綜合多個學科的知識,包括金融學、經濟學、運籌與統計學和心理學等,因此教學內容要體現出交叉學科的特點。在實際教學體現為,既有宏觀的投資實踐策略設計和模擬交易操作環節,也要關注細化的計算機編程、數據處理的實際操作。兩者有機結合,豐富教學內容。
(三)師資隊伍改革建設
從事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師,具有深厚理論知識功底的同時,也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能夠全面的培養學生。在傳統的金融工程教育教師團隊,具有經濟背景實戰經驗的教師很少,所以可以適量引進和有意識的培養相關隊伍。同時,部分使用人工智能學習系統幫助學生學習,不僅實時同信息社會接軌,還可以動態優化學生的個性化教學。
(四)教學方法的更新進步
金融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科技產業,大部分的金融創新都依賴于科技的進步。因此,金融工程的教學方法不能局限于過去,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市場的更新換代,實踐教學貼近實戰,必然要求使用科技手段進行更新。除此之外,教學方法的進步體現在從課堂走向“戰場”,學科競賽、模擬投資、專業見習、畢業實習,實踐教學的多樣化是學生更加全面的體會到社會對專業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3]。
三、結束語
本文基于經濟市場對金融專業人才素質的需求,淺談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的作用和探索性實施辦法。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是完成生長金融工程人才素質培養的基石,教學場景、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方法的優化是實踐體系順利實施的保障,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建立適當的的雙向評價體系,在保證實踐性教學質量的同時,健全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劉純超, 段華友. 淺談財務管理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計劃體系的實施和評價[J]. 商業會計, 2013, 000(006):125-126.
[2]李國成, 甘德俊, 趙攀. 金融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視角[J].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v.33(04):96-99.
[3]王錦成, 郭燕, 陳月輝,等. "多模塊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改革[J]. 高分子通報, 2012(10):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