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君
摘 要:不管是是從高校改革發展的長遠戰略上還是對于高校教師個人能力素質的提升上,高校教師國內訪問進修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本文在高校教師國內進修訪學的必要性與實踐上,做了淺要的分析。
關鍵詞:訪學進修;必要性;實踐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的重要性被不斷放大,同時也為了盡快適應高校自身對于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及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客觀性需求。有鑒于此,高校教師國內訪問進修無論是從立足于高校改革發展的長遠戰略的大目標還是著力于謀求高校教師個人能力素質提升的小目標來看,都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就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觀念對于學生的影響力這一方面來講,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國內訪問進修學習到新的知識體系來修繕或彌補舊有教學觀念的不足與缺陷。另一方面,對于高校教師個人發展提升而言,訪問進修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為高校教師的個人職業生涯卷幅畫上濃墨的一筆。
由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客觀因素導致了不同地區之間高等教育水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性,而這些差異產生的同時也可能會繼續反向作用于地區的經濟文化等方面。不管是師資水平的差異,還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存在的不平等,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問題。高校教師作為構成這些差異的重要因素,即便國家在相關政策上做了許多平等性原則的分配努力,但還是很難在短期內完全將這些差異消弭殆盡。而高校教師國內訪問進修,可以通過高校教師這一媒介,從根本上跟迅速地去妥善解決好這一難題。通過縮小教育差距,來真正地更好地體現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高校教師通過對優秀院校訪問進修,將學習到的相關領域的前言教學成果與研究動態吸收消化后,需要能夠復制運用到本?;虻貐^高校。并要清楚地認識到舊有教育模式中欠缺的部分,只有確切地發現問題,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去針對性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解決傳統理念與人性化要求的沖突
盡量擺脫傳統的人才觀念中,高校教師將“精英”教育當做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師生之間保持人格的平等。只有通過這樣的觀念上的轉變,才能夠做到避免沖突,創造和諧的教學生態環境。
二、把握靈活性與選擇性的尺度
許多高校對于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個性化的培養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并且在日常教學中,也經常忽視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規格變化。可以通過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比例調節,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這一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之間的不良情緒也會因此得到緩和。
三、平衡教學模式的單一與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矛盾
傳統高校教學模式中整齊劃一的人才培養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與市場對于人才多樣性的要求。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培養出循規蹈矩聽話的知識儲存器,課程結構中專業課程的比重過大也壓縮了學生個性化創造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空間。在這種矛盾下,師生關系的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以及課程結構上的調整轉變,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空間等方式來從中緩解矛盾與緊張對立情緒。
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到高校教師進行國內訪問進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讓高校教師在優秀院校進行訪問進修中學習到的具體的教學方法能夠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從而讓國內訪問進修的意義得到更好的彰顯。在教學實踐上,可以從教學方法入手。通過實際生活的狀況的結合,讓學生在遇到不容易記憶的難點時,能夠快速地從日常熟悉的食物人物等方面產生聯想。在教學過程中,多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為學生著想,只有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走近學生。要有開放的心態擁抱新媒體新技術,努力提高學生學習內容的生動性。對于教學課程,盡量從源頭入手,進行相應的結構性的深入調整。將灌輸式的教育形式慢慢剔除掉,多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而不是永遠像一只嗷嗷待哺的烏鴉,坐等肉吃。適量增加實驗課程的設置,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而這些教學方法上的改變,其實也是從不同的方面去改善并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綜合創造能力,而且在不斷的持續的平等互動的過程中,對于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個人發展也是高校教師關心的重要議題,毋庸置疑的是高校教師在國內訪問進修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所訪問優秀院校的嚴謹科學謹慎,同時能通過實地的接觸與學習而使自己的科研水平與能力得到直接的提升。除了專業能力的進步以外,高校教師國內訪問進修經歷還能夠在高校職稱晉升評比中得到加分。與未參加國內訪問進修教師相比,無疑更具備競爭優勢。同時,進行國內訪問進修以后,高校教師個人的視野得到了擴展,學術人際交往的拓展對于未來的發展也是裨益良多。而高校教師個人學術水平的提高,不但可以作為教學骨干帶動其他高校教師共同進步,更是本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讓本高校在未來的發展中成為優秀高校的可能性增大。
當然,在這過程中,也離不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選派學校以及訪問學校的共同努力與配合。政策的保障,規劃的合理性,管理的科學性,這些都是促成高校教師國內訪問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