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晞寧
摘 要:對學齡前兒童進行編程教育是可行的,本文通過分析學齡前兒童的認知和發展特點,以及目前編程教育存在的問題,認為編程教育應注重目標導向,并對學齡前兒童的編程教育提出了系列建議。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編程教育;STEAM
編程是最能代表STEAM學習的項目之一,它是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的融合,強調各學科的相互聯系,形成有機整體。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編程教育同樣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孩子的認知模式。當然,學齡前兒童處于認知發展的特殊階段,如何制定編程教育的目標和實施策略,需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來進行探討。
一、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特點
學齡前是兒童學習欲望、學習能力最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主要認知發展呈現多個特點:
(一)采取整體感知的方式來加以學習。兒童感知覺出現系統性和概括性,表現為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且比較持續;
(二)憑借圖像來開展想象,嘗試認識世界。學齡前的兒童,他們整個人就像一只眼睛,把周圍世界中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變成一幅幅的圖像記錄下來,逐漸形成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三)兒童思維可逆、記憶策略趨向成熟,表現為能夠組織匹配信息并合理聯想。
分析以上三個特點,可以發現,編程學習非常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它采取項目式學習方法,圍繞一個項目展開各個層次的學習,而且便于合作和分享;同時,針對學齡前兒童開發的ScratchJR是一個圖形化編程工具,能夠吸引兒童的學習興趣。
二、目前編程學習存在的誤區
從目前各個兒童園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情況來看,學齡前兒童編程教育往往存在以下誤區:
(一)大齡化教學:沒有針對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點,而是生搬硬套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導致兒童學習難度大,出現畏難和厭倦情緒。
(二)缺乏問題指引: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兒童容易沉浸在各種花哨的元素中,而老師又強調完成任務,導致兒童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參與,缺少對問題的思考和質疑。
三、編程教育應注重目標導向
通過我們對兒童認知發展特點的分析,可以知道,學齡前兒童還不能理解抽象概念,因此,編程學習必須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來進行,編程教育目標的重心也要放在思維啟蒙和思維方式的培養上,即鼓勵兒童探究培養問題意識、增強實踐體驗與合作學習、發展創新思維和解決創造性問題能力,不需要兒童掌握具體的科學、技術、數學、藝術理論和知識。通過游戲化的活動形式和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促進兒童提升理解問題的能力。
學校和機構應該構建編程教學目標的導向機制,利用游戲化教學目標激發兒童潛在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這里所說的教學目標具有“雙向”的特點。課程目標不僅要表達教學目標,還要體現任務目標。目標的組合應該盡可能詳細。即使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干擾,也應盡可能保持目標的導向。目標的內容應符合兒童的認知范圍,不超過其認知水平。教師要注意設置情景主題,以情景主題為核心,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自主創作。比如孩子學習前,老師要給全班設定教學主題,可以和小動物、自然環境、家庭生活有關,也可以和科學想象有關。這樣有利于激發孩子以情境主題為核心的創造力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孩子深入了解生活,認識事物,形成科學的認知思維。
四、開展學齡前兒童編程教育的幾點建議
如何讓學齡前兒童編程教育起到更有效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谝陨戏治?,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設定教學內容
評價教育活動的方法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師在教育活動方法、手段及情境創設的設計上是否體現了兒童的年齡特點、活動方式,是否能滿足兒童學習方式上的差異,是否能促進兒童在已有水平上的有效學習,教師的教學形式是否適宜于教學內容,活動中教師的提問是否有效等方面?!?-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兒童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的。如果方法不正確,是不可能達到教育目標的。而編程教育本身也注重實踐、注重過程,通過制作自己喜歡的軟硬件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建構起關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知識。
在素材選擇方面,要注意軟硬件結合,以便持續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因為盡管是圖形化的編程學習,但軟件設計會有很多重復的操作,久之會略顯枯躁,在學習過程加入硬件,通過軟件進行控制,如攝像頭、手柄、機器人等,使學習結果更為直觀,使孩子興趣更為濃厚。
(二)從實際生活出發,探索解決方案
編程課程要體現科技時代帶來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在抽象的原理中,而是在兒童的生活中,是他們經常接觸到的事物。例如運動會、垃圾分類、簡單計算,以及各種游戲都是非常好的設計素材。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切實問題都為活動主題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化資源,教師要具備STEAM教學的意識,敏銳發現并開發出具有研究價值的活動主題,再進一步將科學和數學知識有機地融入到問題情境中,同時兒童對作品進行裝飾設計,在交流分享中豐富語言詞匯,鍛煉表達能力,提升自信心。
(三)鼓勵兒童對未知內容進行探索。
大多數數師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基于兒童的已有經驗和教學目標,以及既有的經驗,預設得比較多。編程教學中,教師就不要受傳統教學活動的禁錮,大膽地鼓勵孩子對未知的內容進行探索。因為編程學習本身正是基于現實問題的探究,可以讓兒童通過自主的觀察、比較,找到問題所在,并嘗試著自己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末,王巍,袁磊.兒童園STEAM教育的活動設計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04)
[2]潘艷,吳玉蓮.STEAM教育理念入戶兒童園[J].《新課程》,2017(07)
[3]楊國珍.在“項目課程”中讓STEAM軟著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49-50.
[4]黃瑾.兒童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龔宜丹.直擊STEM教育:幼兒園倒底該怎么做STEM[J].早期教育(幼師版),201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