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院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勇于實踐創新,逐步探索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三自管理”,和“抓思想管理樹有德之人,抓組織管理樹創新之人,抓教育管理樹匠心之人,抓服務管理樹感恩之人”的“五抓五樹”355學生管理模式,傾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時代技術技能人才,打造學生管理品牌。
關鍵詞:高職學生;管理模式;理論探索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高等教育的艱巨使命及本質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學生管理特色品牌
(一)找準工作定位,明確管理目標
學院堅持“明方向,抓根本,強管理,育新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職業院校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測土施肥,精準施策,探索“三全育人”“五維育德”育人體系,傾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新時代技能人才,努力打造學生管理特色品牌。
(二)建立管理體系,精心組織實施
學院學生管理機構健全,體系完整。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學院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將學生管理工作納入總體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監督、同考核。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二級院總支書記、學辦主任、團總支書記指導和帶領輔導員、班導師、助理導員、學生干部開展工作,分工清晰,責任到人。同時,廣泛借助政府、企業及各種社會資源,齊抓共管,協同育人
(三)健全保障機制,激發管理活力
學院有黨委領導、行政管理、學術管理、民主管理4類基本制度和學生日常管理、體衛管理、共青團工作、招生就業、教學組織、校園安全管理等24類具體制度。落實各項政策,保證資金投入,學生活動基礎設施完備,校園環境優美。
二、堅持內涵式發展,學生管理特色創新
(一)堅持“三自”管理,打造高素質學生干部隊伍
1.“學、懂、用”全媒體融合的自我教育。我院學生干部自主打造了“青沈職”系列十大新媒體平臺,既有LED顯示屏、報紙等傳統媒體,也有“青春沈職”、微信公眾號、抖音、映客直播等接地氣的新媒體。在全媒體融合過程中學網懂網用網,聚合正能量,唱響青春主旋律,在守正創新中實現自我教育。
2.“聘、考、評”模擬公司制的自我管理。兩級學生會干部引入現代公司制模式進行自我管理。在招募新成員時采用聘用制,對業務水平、體能、心理等方面進行測驗;按照工作職能、崗位級別和考核結果分發虛擬工資,以此評判個人和部門業績。學生會六大職能部門擔負著對全院學生12個項目考核評價的職責,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3.“傳、帶、助”集成信息島的自我服務。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自我服務條件,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搭建了融合新媒體平臺的集成信息島式的綜合服務大廳。學生會各部門信息共享、資源共建,秉承“一屆傳一屆、上屆帶下屆、同屆助同屆”的理念,為學生提供素質教育學分認證,維修登記、學籍管理、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二)探索“五抓五樹”,培養新時代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
1.抓思想管理,樹明德之人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抓牢課內課外兩個課堂,全面實施課程思政。制定《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充分利用 “九·一八事變”爆發地、“日本南滿造兵廠技能者養成所遺址”及周邊歷史文化資源,勿忘國恥,激發報國之志。
2.抓組織管理,樹創新之人
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領社團,以社團聚人心。在黨委領導下,以團委為紐帶,以學生會為“三自”主體,以社團為依托,延伸團學工作手臂,構建團學組織新格局。打造兩級學生社團近百個,形成“人人進社團,人人有特長”的新常態,社團建設已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新亮點”。注重以文化人,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開闊視野,提升品味;開展“百佳”評選活動,樹立標桿,煥發創造活力。
3.抓教育管理,樹匠心之人
弘揚勞模文化,傳承工匠精神,強化校企協同育人。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勞模文化進校園”,“勞模精神進課堂”的長效機制。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成立校企工匠聯盟,組建“工匠班”,以“工匠團隊”帶“學生團隊”。參觀勞模紀念館,體驗工匠崗位,身臨其境感悟工匠精神,使“堅定執著、專心專注、精益求精”成為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
4.抓服務管理,樹感恩之人
通過“六位一體”的招生宣傳,實施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為學生提供公開透明的招生服務;設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室,各二級學院設有心理工作站,為學生提供服務;通過“獎、助、貸、勤、免、補”六大助學服務項目交叉融合,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建立“群防群控網格化校園安全管理體系”,校園內綠地覆蓋率達55%;良好的環境和服務,培養和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社會、學校和父母的感恩之情。
5.抓行為管理,樹力行之人
學院采用封閉式軍訓和學校組訓方式,開展學生軍訓工作。培養學生的組織觀念、集體意識、紀律意識,協作意識。建立學院、二級學院兩級管理模式,制定學生工作隊伍精細化崗位標準,規范操作流程。制定學院、班級、個人三級考核制度,量化考評結果,實現管理科學化、信息化。實踐證明,學生整體素質提升,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知恩感恩的品格受到企業和社會認可。
三、結語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比孥`行學生管理“355”模式,使學生“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質在“理論+實踐”中得到全面提升,真正成長為有高尚情操、有真才實學,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05-02.
[2]李忠軍 鐘啟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抓住理想信念鑄魂這個關鍵.2018-05-31.
[3]張奎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大學生過硬的思想道德品質.2018-11-02.
作者簡介:
馬野(1981-),漢,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副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