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燕
(江西省南昌縣新城學校 江西南昌 330052)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出現了諸多新型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就是其中一種。合作學習給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帶來了諸多好處,可以有效打破沉悶的課堂氛圍,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促使學生共同討論,積極發表自身意見和觀點,開闊學生視野,還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利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現階段,合作學習已經得到了英語教師的廣泛認可與肯定,但是所有新事物的出現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時,普遍存在課堂形式化問題,表面上課堂非常熱鬧,學生積極性較強,但是實際效果不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設計應用合作學習的流程,從根本上保證教學有效性,充分發揮出合作學習的價值。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需要先把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分組,每組保證在4人左右,小組隊伍不要過于龐大,不然很難控制,組員受到的關注度也較少;需要做到男女均衡分配,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不要把沉悶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以防影響到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1]。其次,教師需要靈活掌握分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進行分組,如在語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形式,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任務難易程度進行分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經常讓學生換組,進而保證合作氛圍活躍的同時,促使學生學會和不同思維、想法的人進行相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例如,在講解“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時,教師可以利用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形式分組學生,把喜歡英語學科的學生組成一組,把喜歡體育學科的學生組成一組,把喜歡數學學科的學生組成一組等,要求每個小組學生說出為什么喜歡,并由組長進行匯總,統一進行匯報。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圍下,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務,有效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屬于教學模式的一種,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模式。部分英語教學內容需要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部分英語教學內容并不需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合作學習,布置合理的學習任務[2]。在初中英語教材中,模塊、話題類的內容是適合利用小組合作模式的,在選擇話題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要生搬硬套,如簡單單詞和語言知識點,適合個體自主完成;針對閱讀部分等內容,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模式。第二,需要對合作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掌控,設計的合作任務不要太難,否則學生難以上手,耽誤學習時間,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如果合作學習任務是學生生疏的內容,教師在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書籍查閱,提前準備資料;或者是在小組合作前教師可以把相關話題語言點呈現給學生,進而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第三,教師需要保證合作學習內容思考性、開放性、趣味性,且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例如,在講解“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如何進行環境保護為話題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模式,學生們可以集思廣益,結合所學內容進行話題討論,這樣既具有趣味性,學生們之間可以相互補充語言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環保意識。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評價環節是應用小組合作的最后一個環節,在學生展示小組合作成果時教師需要及時進行反饋和合理進行評價。合理、恰當的評價,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合作欲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進行合作探究學習,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在評價時,教師可以利用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的形式,其中包括小組測驗,小組合作成果展示,學生合作表現,學生情感態度等。教師可以對整個小組表現進行打分,然后再根據個體表現進行打分。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指引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這樣可以有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自我評價主要包括以小組為單位的自評與他評,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促使學生觀察到其他成員的優秀,找到小組合作的不足和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優化小組合作模式,為下次實施合作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以后英語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目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科學合理進行分組,指引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活動,使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中扎實掌握英語知識,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