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山
(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第二中學 河北平鄉 054500)
在以往初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利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嚴重影響到數學整體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和思路,創新自身教學模式。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發展,正確審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結合差異性實施個性化教學。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提升學生教學過程參與性,積極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把促進學生長遠發展作為重點目標,科學設置分層提問、練習、作業,充分發揮分層訓練的作用,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授課是實施分層訓練的重要環節。加之,針對學生來講,課堂學習效率是非常重要的[1]。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好分層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各個層次學生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進而有效提升分層訓練效果。
例如,在講解等腰三角形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分層授課內容。針對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學生,需要其學會等角對等邊的推理過程,明確思路,可以利用公式定理解答幾何推理問題。針對綜合素養一般的學生,需要其掌握等角對等邊推理思路,可以利用定理對簡單的幾何題目進行解答。針對綜合素養較差的學生,需要其掌握最基本定理,可以利用重要定理。通過這樣的分層授課內容,各個層次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進度,同時還可以實現共同進步,有助于各個層次學生實現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問是師生之間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徑。在提問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思想,通過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問題,指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特點,還可以做到有的方矢的優化提問過程,有效提升學生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
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性質知識點時,首先教師可以針對學習積極性較差、基礎較弱的學生提出有關二次函數概念與圖像的問題,如表達式、圖像形狀、開口決定因素等等,進而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回顧,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緊接著,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要求學生寫出y=-2x2和y=2x2的函數式子,并畫出這兩個函數的圖像,在該過程中可以挑選幾名學習中等、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繪畫,其他學生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繪畫,在學生們繪畫結束后,提出問題:兩個圖像頂點坐標、y值和x值、對稱軸的變化規律是什么?結合這兩個圖像,總結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在該問題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列出幾個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從二次函數和x軸交點個數、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個數入手,要求學生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層次性的提問,不僅提供給了各個層次學生回答問題和質疑的機會,還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
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來講,練習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貫徹分層理念。在分層練習中,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可以使不同層次學生在不同層次練習內容中得到提升和進步,進而有效保證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銳角三角函數計算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提出一組練習題,其中包括3道題,難度逐漸提升,如第1題以求某角度三角函數值為主,第2題是應用題,結合平面圖形、利用三角函數知識,對三角形邊長進行求解,第3題,利用科學計算器,通過分析圖形與計算三角函數,對某角度大小進行求解。在解答練習題時,要求全體學生完成第1題,中層次和高層次完成第2題,高層次學生完成第3題。通過這樣的練習模式,可以使學生得到針對性的鍛煉,幫助低層次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幫助中層次學生升華知識,幫助高層次學生拔高,進而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作業,是反饋教學成果的一種途徑,也是學生把知識學以致用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利用分層思想,針對各個層次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作業,充分挖掘各個層次學生的潛能,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3]。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內切圓知識點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三個層次的作業,其中包括基礎層、綜合層、開放層,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要求學生完成對應層次的作業。如,基礎層題目:有關三角形內切圓概念、畫法、基本性質的題目;綜合層題目:三角形內切圓平面幾何題目、有關三角形和其內接圓與外切圓等性質證明題、計算題等;開放層題目:利用三角形內切圓知識自主設計題目、對生活中三角形內切圓應用的思維拓展題目進行總結等。通過這樣的作業分層,可以有效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做到融會貫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分層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個體化發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目前,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利用滿堂灌的形式,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深入貫徹落實分層訓練,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