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重慶市涪陵高級中學校 重慶涪陵 4081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如今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不斷優化與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生活化教學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把其應用到高中地理知識點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還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實際上,高中地理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地理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靈活利用生活化教學,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推動教育改革持續發展。
針對地理學科性質來講,地理知識點較為抽象,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進而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和效果。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遭受到打擊。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活化教學,把學生熟悉的生活作為教學起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使學生可以在短時間接受地理該門學科,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1]。并且,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要求各科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和中心,而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把知識點和生活進行聯系,這樣有助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思考和理解知識點,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高中地理知識點實際上描述的就是生活,其包括了人們生活的所有地方、地球上所有存在的事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實際生活作為切入點,把實際生活和地理知識點進行巧妙融合,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還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地理知識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生活作為切入點,引入一些實際生活案例,或者是提出一些生活化問題,指引學生思考和學習地理知識點,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解“地球的運動”時,如果教師僅是簡單的把知識點介紹給學生,學生在理解時會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生活作為切入點,引入生活化元素。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會有白天、黑夜?為什么夏天白天長晚上短?為什么冬天白天短晚上長?在這些生活化問題引導下,可以使學生產生疑問,并自主思考和解答問題。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想要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學效果,教師應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為核心,設計一些生活化教學情境。在生活化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快速建立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2]。在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結構、心理特征等內容進行全面考慮,使學生可以在情境中積累更多的地理知識點,加深學生的感悟和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講解“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時,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掌握水資源概念與分布,為了可以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春夜喜雨”該首古詩呈現給學生,指引學生一起朗誦;朗誦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誰知道該首詩描寫的是哪座城市和水的故事?并引出有關缺水的話題。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地球上的水真的多嗎?”視頻材料播放給學生,并把實際生活中水資源浪費的圖片呈現給學生。緊接著,教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對程度和吐魯番的水資源短缺原因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欲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高中地理知識點教學不應僅僅局限在課堂中,還需要適當的向課外延伸和拓展,指引學生進行一些社會生活實踐。在該過程中,不僅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參與討論和研究的機會,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在生活實踐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并堅持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的原則,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地理問題,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例如,在講解“水污染及其成因”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調查,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周末到學校附近實地調查,對水污染現象的污染過程與危害進行分析,并統計調查數據,寫調查報告。在該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水污染原因,還可以使學生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形成水資源保護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和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地理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F階段,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把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重點內容,嚴重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化學習情境,把地理知識點和生活化教學進行充分融合,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