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松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中學校 重慶彭水 409600)
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數列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該部分知識點起點低、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且在高考中占據較大分值。但是,在以往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只要求學生對基本的數列概念、通項公式、求和公式等進行了解和掌握,會數學基本運算,沒有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沒有注重對數學文化的滲透,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程度較低。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能力水平。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使學生可以探究過程中扎實掌握數列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把課程設計作為系統化過程,利用系統的方式把數列理論知識和理論原理互相轉換。而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課程設計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還需要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課程設計進行不斷優化創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課程。
例如,在講解數列概念和利用概念解決問題時,教師需要先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理解數列與相關通項公式概念,學會利用通項公式等,結合教學目標對課件進行設計,挑選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1]。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數列的由來播放給學生,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數學家在沙灘上研究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視頻學生可以了解到數列由來原因和過程,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在沙灘上數學家擺出來的是什么形狀?其中蘊藏著什么規律?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會進行深入討論研究,然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討論情況,指引學生對數列概念進行總結,對數列特點進行遞推,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在以往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利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很少進行互動,在這樣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精神也會變得非常緊張,長期以往學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和厭煩的心理[2]。在新課改背景下,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順應時代發展,深入研究新課改內容,不斷優化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造不同情境,使數列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個小故事:國王獎勵水稻種植大戶,大戶說請每天給我一粒糧食,要求今天給一粒,明天是今天的兩倍,后天是明天的兩倍,以此類推,連續給一年。在播放完視頻內容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國王一共給了這個水稻種植大戶多少糧食?通過這樣趣味性學習環境下,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微課時間短、知識點獨立、上下連接緊密,可以促使學生扎實掌握各個知識點,避免學生知識點混淆記憶。或者是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多樣化、新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課堂教學結束并不代表著教學的結束,課后作業布置也是非常關鍵的內容。想要有效鞏固學生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把數列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利用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對數列概念的理解,使學生可以實現靈活利用相關公式解決問題[3]。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后把人民幣根據面額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構成一個數列;一個池塘管理員為了提供給魚類良好的生活環境,會定期放水,清理水庫中生長的雜魚,若水庫水位是18m,自然放水后每天水位下降2.5m,降到5m時需要清理水庫,若從放水之日計算,到可以清理水庫工作之日為止,列出水庫每天水位,組成數列;小明家中買了一臺電視劇,花了2萬元,若小明家每天觀看電視節目,在第n天時維修榜樣費用是n+49/10(n∈N+),觀看電視機的日平均費用最少,問可以使用多少天?通過這些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布置,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意識到數列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和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數列教學方法是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更加扎實掌握數列知識,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大部分教師都是利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很難扎實掌握數列知識,也很難準確解決數列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數列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促使學生可以靈活利用數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