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望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三中學 江西南昌 330200)
高中英語教育中的寫作教學非常重要,不僅具有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作用,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思維,使學生掌握英語與漢語的差異,了解文化差異。以讀促寫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意識,使學生了解到閱讀與寫作關系,促使學生英語素養提升,為學生主動學習英語,了解不同文化知識及運用,打下堅固的基礎。
高一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培養學生的結構意識,使學生了解不同類型文章有不同的寫作結構,為學生深入學習寫作知識做好鋪墊。高中階段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寫作文體:記敘文、議論文、應用文[1]。寫作體裁不同,結構與方法也不同。高一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在寫作學習中容易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若是教師一味講解英語寫作方面技能技巧,會使學生出現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通過對教材閱讀內容的運用,可以將各種不同的文章的結構滲透在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寫作結構,并實現靈活運用。在閱讀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鼓勵學生自主發現文章的寫作結構與不同體裁,形成寫作結構意識。
以《wildlife protection》為例,該單元內容的核心是“野生動物的保護”,其中reading部分講述了主人公daisy在睡夢中經歷的一次飛毯旅行,從側面告訴讀者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效果,使學生掌握該文章的寫作結構,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作為輔助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載體。第一,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第二,What is the main line of the article and what structure is used to complete the writing?第三,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ntent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and what good suggestions do you have for wildlife protection?確定學習任務后,則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并回答教師提出問題,思考如果自己也經歷同樣的事情,會怎樣對待野生動物,并模仿文章寫作結構,寫一篇自己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并進行詳細的說明,充分表達情感與想法。通過對閱讀文本寫作結構的模仿,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促使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發展。
高一英語寫作教學中,充分利用閱讀文本主題,借此創新學生的寫作主題,拓展學生寫作思路。高一是培養學生寫作習慣,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英語寫作教學過程,注重閱讀文本主題的運用,并引導學生自主發揮,展示自己對閱讀文章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在隨堂寫作練習中,不要過分強調寫作模式,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與經驗自主創作[2]。這樣一來,不僅激發學生對閱讀、寫作的重視,同時可以提高寫作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發展。
例如,學習《Earthquakes》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地震作為寫作的主題,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了解與唐山地震有關的內容,感受地震為人民群眾帶來的傷害。閱讀后,對學生問道: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wo great earthquakes,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Sichuan Wenchuan earthquake. Do you know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in natural disasters?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并結合教師提出問題進行寫作練習,將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寫作思想。通過日常的練習與實踐,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高一英語教材中的文本,多數以基礎知識為主,是夯實學生英語寫作基礎重要階段。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寫作基礎知識教育,并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寫作素材,將積累的閱讀知識點運用在寫作中,以此提升寫作能力,夯實學習基礎[3]。英語教材中reading部分一般包含非常多的基礎知識,如新的詞匯、語法、句型等等,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reading部分中的知識點進行造句或者寫作,以此體現以讀促寫的價值,提高寫作質量。
總而言之,高一英語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方法的運用,提升學生對閱讀、寫作的興趣,豐富寫作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寫作練習中掌握學習方法。教育工作中,加強對閱讀文本的運用,利用此優化寫作教育效果,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