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界美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無法離開互聯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需求的轉變,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挑戰,而傳統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所以,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需要將互聯網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在一起,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理論和實際結合不夠緊密。最近幾十年,我國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教育都有了較快的發展,人們也愈加關注教育。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比較重視學生專業技術以及技能的培養,希望能夠給社會提供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所以,高職教育教學的時候,比較重視教育的實踐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往往無法認識到這些知識對其影響。并且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時候,很多教師過度重視講解理論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要,這樣學生上課的時候沒有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很難真正的提高。
(2)網絡信息給學生的影響比較大。網絡信息現在已經成為了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給其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是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機遇。有利的點在于互聯網能夠改變學生的觀念,幫助學生更新其知識。不利則是網絡信息的不確定性,很多糟粕文化會影響學生正確觀念的形成。此外,網絡傳播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信息失真以及信息造假的情況,這也會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3)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主動積極的進行信息的獲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權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進步,學生在現實中無法獲得滿足感的時候,會從互聯網上找尋慰藉,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出現偏差,這也會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
(4)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比較復雜。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教師的話語權減弱,這直接導致了教師的權威不夠。教師權威不夠,很多時候學生對教師不夠尊重。高職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自身特點和個性的彰顯,最終導致了學生本身的思想比較復雜,增加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難度。
(5)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沒有得到很好的更新。受到互聯網影響,很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教育體系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需要。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學生輔導員和年齡偏大的教師。這些教師其他事務性工作較多,另外對互聯網了解不夠,這也導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針對性較差,容易出現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1)進行教育理念的更新,轉變教學思想。社會和科技不斷的進步,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的更新,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想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便必須進行觀念的創新,樹立新的教育理念。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也讓人們生活更加的便利,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來推動教育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真正的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的進行創新,找到符合高職院校發展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途徑。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將理論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確保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
(2)對信息環境進行優化,營造良好氛圍。在互聯網時代,想要創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必須對高職院校的信息環境進行優化。當前人們進行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便是網絡,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采取措施不斷的對信息環境進行優化,給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夠真正的提高。
(3)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思維的創新,增加權威性。教學內容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很難掌握全部內容,所以,教師必須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真理,只有這樣教育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才能夠真正的提高,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學會明辨是非。
(4)進行健康網絡平臺的構建,弘揚思想。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社會發展和信息傳遞都沖擊了學生的思想,對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情況和需求是符合社會時代發展的。高職院校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也應該順應這種時代和潮流來主動積極的進行高質量網絡平臺的構建,通過這個平臺來弘揚正確的思想和正能量,幫助學生開拓其視野,給其更好的進步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進行平臺構建的時候,可以將其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從實際出發來給學生構建出一個可以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場所,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教育,形成正確的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不斷的增加,在進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教師也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和需要來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教師必須主動積極的應對,找到問題解決的正確方法,進行新教育理念的樹立、創新教育思維,改善學生所面對的信息環境,讓學生能夠在互聯網環境下更好的接受思想教育,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