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顯鵬 劉輝鵬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廣西·崇左 532100)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青年的成長成才、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要在密切聯系青年師生上下功夫,要遵循青年成長規律,尊重青年天性,照顧青年特點,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價值取向、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學生干部是學校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的青年得力助手,是學校育人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更是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成長成才”的重要青年榜樣力量。關心學生干部的心理成長狀態和變化規律,有利于引領當代青年學生干部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勇于砥礪奮斗和擔當時代責任。
(1)工作中出現的落差心理。在一項工作任務中,是應該主動承接任務還是等待安排,學生干部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部分學生干部是主動承接工作,部分學生干部則認為沒給自己安排就不是自己的工作,沒必要接下來。主動承接工作的同學,經常出入在老師辦公室,經常與學長學姐碰面交流,展現出被重用的感覺。沒有承接到任務的同學,則懷疑自己的能力和當初的選擇,積極性下降,展現出比較大的心理落差。除此之外,在換屆選舉部門、社團負責人時,在社團評優過程中,出現選上和沒選上兩種結果,部分沒選上的同學心里不愉快、不服、覺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或多或少存在心理落差。
(2)工作與學習間的矛盾心理。通過與學生干部談心談話、優秀學生報告團中的學生提問,多數學生干部都存在工作和學習時間協調不好的問題。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干部既面臨作業多、學習課程多的壓力,又要面臨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干部要求越來越高的壓力。面對壓力,他們耳邊出現了兩種聲音,有人跟他們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又有人說工作能教會你如何做人做事。對于學生干部來說,這樣的困擾是比較大和普遍的,雖然不是做選擇的問題,但是卻成為了學生干部心理矛盾,急需解決。
(3)工作中出現拈輕怕重的心理。從大多數時候來說,高校的學生干部在工作中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也存在對自己能力預估不足,出現了拈輕怕重心理。如,老師或者社團負責人對社團或者部門布置一項工作,出現了推諉現象,學生干部最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完成工作,而是想要不要接這項工作,簡單的工作搶著接,遇到較復雜的工作,害怕接了做不好,害怕丟了臉面還被人說,最后不敢接。
(4)工作不被認可的委屈心理。學生干部在工作開展中,心里都有一本記賬本,自己做了多少事情都會一清二楚,并且常常以數量和付出的時間作為衡量自己成就的標準。在社團換屆、評獎評優時,自己沒有被選上或者被評上,就感覺到委屈。在活動開展中其他人得到表揚,自己沒有得到表揚,就認為自己付出不值得,心理委屈感越發增強。
(5)職責不清帶來的疑惑心理。工作中作為學生社團中的干事、部門副部長、部門部長、社團正副負責人,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職責,成為了經久不衰的話題。通過與學生干部談心談話,部分干事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學長學姐叫做什么就做什么;部門負責人與社團負責人意見出現不同時出現單干、分工不清等現象;社團負責人不清楚自己的站位,在布置工作和工作開展中出現在統籌全局還是要親力親為之間猶豫,害怕直接發號施令會引起其他人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質疑,親力親為又導致自己身心俱疲。職責不清給學生干部帶來了許多工作上的心理疑惑。例如,在工作中部門的部長跟干事要求的與社團負責人要求的有出入,干事不知道聽誰的,干事不知道怎么做,對于社團來說,干事屬于社團應該聽社團負責人的,但是工作對接開展,干事又是部門的成員,又不得不聽部長的,工作中到底誰負責統籌、誰負責對接干事,如果沒有羅列清楚職責將會導致學生干部出現心理上的疑惑。
(6)對身份認識偏差出現的權威心理。人常說“學生干部,先是學生、后是干部”。但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學生干部出現官本位意識濃,虛榮心強,工作中發號施令,為加分而參加活動等現象。在工作中處事剛愎自用,過分自我,缺少對他人的理解和寬容,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滿。學生干部對自身身份的認識過于偏重干部身份,出現了權威心理,這種權威心理一旦產生很難被消除,或者學生干部本身不想被其他人撼動。
(1)隨著指導老師的期望值變化而變化。從與學生干部談心談話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心理變化大多數來源于指導老師的影響。指導老師在工作中如果只是對工作下達要求,而沒有考慮學生干部的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對學生干部完成任務的期望高于實際,學生干部的心理會由高漲到低谷的變化,學生干部對工作一開始是充滿熱情和憧憬的,但到工作最后結果沒有達到老師的期望值,情緒會變得低落,對今后開展工作的欲望降低。
(2)隨著事情處理合理的程度變化而變化。在一次活動中,學生干部辛苦付出,但結果差強人意,老師要求總結經驗教訓。老師在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失誤時,出現“老師批評學生干部—學生干部發表感言—老師發表今后工作開展的期望”“老師先自我批評—老師指出錯誤—要求共同進步”兩種處理方式,前面一種方式,學生心里感覺到不公平,感受到老師只重視工作結果而不關心自己的成長,工作積極性受到打擊,做事情的情緒逐漸低落。后一種處理方式,學生感受到老師與自己站在同一線上開展反省批評,內心感到愧疚又溫暖,工作熱情得到再一次的鼓舞,工作情緒將持續高漲。
(3)隨著社團職務變動而變動。學生干部在社團中成長,免不了要面對競聘調崗。一名學生干部從干事到部門負責人或者社團負責人,心理變得更加成熟穩重,自尊心也愈加增強。比如說,在作為一名干事的時候,接受老師或者其他人的批評顯得較為輕松,因為心里想的是作為干事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向他人學習,但是作為一名部門或社團負責人,被老師或他人批評就顯得太過于傷自尊。社團職務變動著,學生干部也在成長著,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但相同職務階段心理狀態存在普遍性,例如大一階段,不夠自信、謙虛、抗壓能力弱等,大二階段,相對穩重、自尊心強、有獨立思考能力等,大三階段,果斷、理性、抗壓力強等。
掌握和了解學生干部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規律,有利于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運用好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了解學生干部的心理狀態,才能正確、理性處理好在與學生干部工作中出現的矛盾。了解學生干部的心理動態,對其提出合理的期望,布置任務要求時充分考慮他們的工作和心理承受度。了解學生干部的心理規律變化,才能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調適,排除心理困擾和情緒波動出現的問題。學生干部在高校是個特殊的群體,關注他們的內心健康,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也便于學生工作的開展,提高工作效率。用心培養每一位學生干部,未來他們將會成為推動學校文化育人工程主要幫手,也將成為教師隊伍工作的得力干將。